慈利县

   慈利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东部边缘,澧水中游。东北与石门县毗连,东南与桃源县接壤,西北与桑植县相邻,西南与永定区连接。全县总面积348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340万亩,耕地面积57.12万亩;辖31个乡镇(包括7个土家族乡),680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69.8万人,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61%。
行政区划

零阳镇 南街居委会,东街居委会,北街居委会,西街居委会,紫霞居委会,白沙井居委会,朝王塔居委会,鲤鱼桥居委会,白云居委会,铜台居委会,金台居委会,太坪居委会,北岗居委会,龙坪居委会,白宫城居委会,琵琶村,龙丰村,毕架村,零溪村,石板村,民和村,中心村,白竹水村,仁和村,云盘村,两溪村,七枞村,水汪村,青山村,白沙溪村,金花村,石马村,郝家山村,长青村,同心村,永安村,天星村,丰阳村,甑山村,茶庵村,宝莲村,芦坪村,陈溪峪村,白坡村,丰岗村,柳林村,白洋村,铁桥村,团溪村,幸福村,陈家山村,亮垭村,团坡村,墨砚村,七相坪村,南洋村,桑木溪村,金龙村,大星村,长潭河村,岩洛村,垭井村,长见村,栗山村,楠竹村,胜利村,克西村,大沙溪村,星岩村,芭茅村,银田村,枫垭村,县园艺场
岩泊渡镇 岩泊渡居委会,行溪村,廖家村,双桥村,大安村,鸭毛村,双溪村,岩谷村,万家村,田坪村,贡市村,三湾村,失马村,红岩村,马公渡村,和平村,五音村,两山村,狮岩村,白洋档村,双鸽村,龙潭村,集中村,田峪村,红土村,星明村,岩市村
溪口镇 新街居委会,老街居委会,长潭村,坪坦村,王家坪村,杜坪村,天桥村,卓家山村,湖凹村,白岩村,丁竹村,和爱村,里仁村,立功村,茅坡村,同盟村,双峪村,岗头村,云桂村,岩门村,渡坦村
东岳观镇 东市居委会,天鹅池村,南家村,江西村,彩球村,银泉村,跑马村,板桥村,三岔村,凉水村,当风村,佛袈山村,阳风坪村,大岩村,风自洞村,分水村,北坪村,长冲村,新花村,广东村,三桥村,西边峪村,管家峪村,丁塔村,斗垭村,陡溪村
通津铺镇 后溪峪居委会,市场河居委会,通津铺居委会,燕子居委会,风洞村,长峪铺村,水井村,水淌村,河井村,柳子泉村,二吾台村,渔泉村,竹叶坪村,锁坪村,星峪村,月塌村,千步村,葵花台村,陈坪村,通津铺泗虎坪村,通津铺赵家坪村,氽湖村,坪山村,苗山村,黄岗村,花合村,九岭村
杉木桥镇 西街居委会,东街居委会,湖塔村,枫垭村,龙关坪村,小岭村,风岭村,豹子村,泗水村,中溶村,七岭村,龙潭村,月亮村,清水村,沅峪村,杨家塔村,大市村,关坪村,沅坪村,赵家铺村,大门村,湖丘村,栗山村,狮子村,尖角村,马塔村,杨华村,三斗村,战马村
象市镇 象市桥居委会,太平村,龙兴村,双桥村,高潮村,大尖村,李子村,谢高村,三桥村,符坪村,白马村,走马村,坼岩村,双潮村,栗垭村,旭日村,向溪村,白杨村,双洲村,龙坪村,双塔村,双联村,放马村,虎头村
江垭镇 东河街居委会,临江居委会,兴隆街居委会,丁字街居委会,农贸市场居委会,龙王岗村,毕家坪村,三双村,教场坪村,美世坪村,龙台村,莲坪村,白堰村,五四村,四坡村,李家峪村,五里堆村,官塔村,清水洞村,官桥村,八斗丘村,卓家峪村,长峪村,棋盘塔村,江垭村,九溪村,笔架村,合心村,逃驾峪村,老塘村,双潭村,金鸡村,枫垭村,白岩峪村,熊家庄村,黄金塔村,兴隆铺村,广济村,甘溪坪村,细木坪村,斋公坡村,鸡公落村,灰塘坪村,坼岩坪村,犀牛园村,万石坪村,九里垭村,三叉溪村,皮垭村,清长岭村,岩板田村,关岩村,江垭林场江垭水库生活区
苗市镇 苗市居委会,黄花村,保安村,六王村,一斗界村,斗量村,新苍村,新星村,小沙村,麻王村,高桥村,碗田村,栗树村,大兴村,天星村,关脉村,明月村,东洋村,荷花村,洞湾村,界溪村,东岳村,龙阳村,茶林村,白龙村
零溪镇 墨园居委会,大庄村,燕子桥村,楠木村,汪家桥村,拣花村,岩溪村,高峰村,河塌村,象鼻村,两岔村,星旗村,金陵村,岩桥村,二斗岗村,黄莲村,百寿村
高桥镇 高桥居委会,亭子桥居委会,岩音村,四坪村,陈家河村,光明村,花椒坪村,秋木山村,阳坪村,杜树垭村,才树村,皂泥峪村,砂场村,白竹峪村,黄林村,兴田口村,枧潭村,白果村,金堰村,新山村,长白村
龙潭河镇 铁树潭居委会,街道居委会,楠木村,水坪村,岩坪村,长岩村,竹峪村,长岗村,飞马村,田湾村,银马池村,江星村,大湖村,潘坪村,文高村,郑台村
广福桥镇 广福居委会,三王村,辛银村,双云村,桃溪村,太坪村,三丝村,老棚村,官见村,井岗村,乌龙岗村,建设村,狮岩村,桃树村,亮狮村
南山坪乡 南山村,广阳村,梁山村,沙湾村,双湖村,盐井村,盐市村,白马村,大田村,双合泉村,大沙村,白果村,犀牛村,中山村,新坪村,枫树村,田垭村
宜冲桥乡 宜冲桥村,沙刀村,长兴村,茅坪村,杨家桥村,楠竹村,月亮台村,渔米渡村,夏家坪村,黄泥桥村,下马鞍村,任家坪村,九龙村,歇驾庄村,长岭岗村,廖家峪村,赤生峪村,龙象庵村,岩峪村,官庄村
洞溪乡 洞溪村,炭棚村,金竹村,兰溪村,大浒村,乐庄村,保安村,大田村,马公坪村,张三溪村,郝溪村,安理村,田家村
金坪乡 金坪村,龙溪村,丛木村,汤溪村,优富村,金富村,联坪村,云朝村,清凉村,金长村,华山村,福山村,渠溶村,福龙村,细毛村
景龙桥乡 景龙桥村,八步桥村,桐子巷村,大清村,联合村,杨家垭村,二溪村,新丰村,清泉村,景泉村,太坪村,大溪村
二坊坪乡 二坊坪村,黄沙坪村,新建村,青叶村,东升村,双联村,洞潭村,占甲桥村,盛德村,高溪村,岩屋村
三合口乡 三合口村,沙塘村,望月坪村,杨柳村,战马村,划字村,英塔村,双龙村,马汉村,土地垭村,关岩村,小溪峪村,水垭村,丰泉村,桑树村,池岩村,圣龙村,造化村
国太桥乡 国太桥居委会,星明村,磷矿村,广口村,雷岩村,双合村,道街村,杨坪村,白鹤村,凤鹤村,新源村
庄塌乡 西庄居委会,星斗村,庄塔村,三岔溪村,月岩村,新车村,水田村,肖塔村,枫坪村,黑丛村,毛塔村,龙灯村,水库村
杨柳铺乡 杨柳铺居委会,杨溪居委会,岔溪村,四桥村,新铺村,复兴村,三合村,小坑村,腊树村,长湾村,康庄村,中溪村,龙跃村,永圣村,荷叶村,宝景村,向峪村,南山村,荷峪村,申坪村,中广村,华岳村,坪峰村,鸳鸯村,俭庄村
朝阳乡 岩坪村,三溶村,洪源村,朝阳村,四坪村,双垭村,锣鼓村,庙岗村,万福村,沙泊街村,合堰村,金龙村
三官寺土家族乡 三官寺村,苗岭村,云山村,朱垭村,三坪村,丰坪村,双峪村,寨岗村,双泉村,大泉村,双龙村,庆丰村,射泉村,双高村,青龙村,袁家坪村,甘泉村,罗潭村,双桥村,袁家庄村,双垭村,双坪村,吴王坡村,长岭村,胡家坪村,界河村
高峰土家族乡 农科村,双仁村,槐树村,和坪村,三溪村,大兴村,双星村,连池村,青龙村,东泉村,富垭村,中坪村,茅庵村,高华村,双垭村,风景村,三阳村,郑坪村,南井村,渣角村,双元村,双合村,长坪村,长乐村,高山村
许家坊土家族乡 麒麟村,红坪村,龙坪村,岩口村,南庄村,邓界村,杨桥村,大峪村,咸水村,阳坪村,堆金村,大塘村,棋盘村,新建村,浮石村,陈坪村
金岩土家族乡 三元村,落元村,红联村,月潭村,保健村,中坪村,土溪村,刘坪村,茶坪村,湖坪村,郑坪村,落丰村,金鸡村,金盆村,南岳村,南坪村,双中村,金龙村,敏家村
赵家岗土家族乡 双河村,和坪村,长安村,新合村,新坪村,大庸村,广垭村,于坪村,天娥村,麻山村,株木岗村,金坪村,新泉村,新庄村,新安村,碗田村,新桥村,天山村,新峪村
甘堰土家族乡 甘堰村,万福村,贵竹村,东峪村,中心村,白岩村,两峪村,氽溪村,月台村,四坪村,三坪村,太坪村,桃垭村,烟竹村,马安村,勤中村,高岭村,川石村,金岩村,坪溪村,园艺场
阳和土家族乡 甲石村,大坊村,寨峪村,朱家嘴村,双坪村,渔浦村,官坊村,桃溪村,三溪村,长岭村,梨子坪村,戴家山村,杨家坪村,甄家坪村,七方峪村,凤渔村
慈利县历史悠久,建置已达2200多年。据史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慈利为其辖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辖区为36郡,在黔中郡下置慈姑县,汉改为零阳县。到隋开皇十八年,以“土俗淳慈,得物产利”而改称慈利县,唐五代、宋沿袭之。元贞元年升为慈姑州,旋改称慈利州。明太祖初年仍降为慈利县,以至于今。慈利县是一个多民族县。自古以来就有汉族、土家族、白族、回族、苗族等17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慈利又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大革命时期,贺龙、肖克、袁任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开辟红色根据地,有5000多人参加红军,1400多人为革命捐躯。慈利人才辈出,著名爱国将领孙开华、“南北大侠”杜心五、核物理学家陈能宽、经济学家卓炯等,都是慈利人民的杰出代表。

   【历史沿革】

  据《资治通鉴外记》记载和国内已出土的文物,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晚期,慈利这块土地就是炎帝神农的领地之一。后为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的辖地。帝尧晚年,“舜放驩兜于崇山(今属永定区),以变南蛮”(《史记》),为驩兜活动的腹地。至三代,夏属荆州,商属荆楚,周属南国楚。
春秋末,周敬王十五年(前504),始设白县,楚平王之孙白胜为白公(一县之长)。县治设白公城(今慈利县城东部的县政府新办公楼等处),属南国楚。
楚威王四至五年(前336~335),置黔中郡,史称“楚黔中郡”,郡治在今沅陵县西,辖今湖南沅、澧和湖北清江、重庆黔江等江河流域,以及贵州东北一部分。慈利仍属南国楚。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黔中郡为秦昭襄王所占领,慈利始属秦。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推广郡县制,初置36郡,仍设黔中郡,史称“秦黔中郡”,下置慈姑县,县治设官塔坪(今慈利县零阳镇太坪居委会),辖今澧水流域诸县、区(不含永定区1953年划入之地)和桃源、公安、鹤峰的一部分。
汉高祖五年(前202),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将慈姑县分置为零阳(县治在慈利白公城,辖今慈利、石门、临澧、澧县、津市)、孱陵、充三县。
三国,吴景帝永安六年(263)置天门郡,郡治在充县(今永定区城内),析充县地设溇中县(县治在今慈利三官寺),辖零阳、充、溇中三县。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析溇中县设临澧县(今桑植县和永定区的大部分),析零阳县设澧阳县(今石门、澧县、津市)。天门郡辖零阳、充、临澧、溇中、澧阳五县。
梁敬帝绍太元年(555),置澧州,改天门郡为石门郡(郡治迁零阳县)。
北周建德四年(575),零阳县隶北衡州。隋开皇九年(589),改零阳县为零陵县。开皇十八年(598),改零陵县为慈利县,县治迁永泰市(今县委大院等处,后称永泰街),隶崇州。
唐至宋,慈利县先后隶澧州、澧阳郡、澧阳军州(后二者为澧州更名)。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澧阳军州升为澧州路。元贞元年(1295),慈利县升为慈姑州,旋名慈利州(州治官塔坪),辖今慈利、临澧、桑植、永定(大部分)等县。明洪武二年(1369),降慈利州为大庸县,旋复名慈利县,隶澧阳府(后复为州)。洪武九年(1376),慈利县隶常德府,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隶岳州府,清雍正八年(1730)改隶澧州,民国三年(1914)属武陵道,民国五年(1916)属辰沅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慈石庸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属省第四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88年5月,慈利县属常德地区行政专员公署(后更名常德市)。1988年5月至2002年,属张家界市(初名大庸市)。

慈利县气候概况


  慈利县境内地表水系发育,除澧水干流外,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6公里。其中一级支流27条,二级支流36条,三级支流27条,四级支流6条,分属澧水和沅水两大水系,以澧水水系为主,流入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3.3%澧水干流及其最大的一级支流娄水纵贯全境。境内修筑多个大开型水库,有江垭水库、赵家垭水库等。
水资源:其中澧水干流全县388公里。流经县境1909.7公里,占全县的28.3%,娄水全县250公里,流经县境69.3公里,占全县的27.7%。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4亿立方米,容水3.4亿立方米。灌溉还原水1.1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为34.5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5377立方米,为全国的1.96倍,为全省的1.34倍。目前,全县现有总蓄、引、提水总量达2.3亿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总量的6.65%。
气候:慈利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6.8℃,年活动积温5200℃,年日照1563.3小时,年均太阳光辐射总量102千卡/平方厘米,年降雨日143.2天,年降雨量1390毫米,无霜期年均267.6天。

精选留言

慈利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