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

丰都县位于重庆市版图中心,东经107°28′03″-108°12′37″,北纬29°33′18″-30°16′25″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分布,南北长87km,东西宽54km,幅员面积2900.86km2。长江横穿县境47km,水上距离重庆主城区172km、陆上150km。东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接武隆县、彭水县,西靠涪陵区,北邻忠县、垫江县。全县辖23个镇7个乡2个街道,下设53个居民委员会,277村民委员会,总人口84.29万人。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及立体气候明显等特点。 丰都是著名的旅游名城,周属巴国,曾建“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建县,以“鬼城”扬名海内外,被誉为东方“神曲之乡”。
境内有名山、雪玉洞两个4A级景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双桂山、鬼王石刻等众多景点,年均接待游客百万人次以上。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了民俗文化观光区、龙河流域自然风情旅游区、新县城旅游综合服务区三大旅游景区,2005年全县旅游直接收入8500万元。
丰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大县,县城是全市唯一跨江全淹全迁的县城。三峡大坝蓄水175米后,将淹没县内陆地30.47km2、耕地1.3万亩、房屋229万m2,涉及1座县城、5个集镇、11个乡镇、356个企事业单位、90家工矿企业,淹没总人口54592人,实际搬迁人口81307人,补偿包干资金19.6亿元。
丰都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具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20多种,其中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60亿m3,水泥用灰岩资源量10亿吨,硫铁矿568.6万吨,铝土矿134万吨,另有蕴藏丰富的大理石、重金石、黄铁矿、石英砂岩、煤等矿产资源。境内农副产品富集,三元红心柚、楠竹锦橙、仙家豆腐乳、邱家榨菜、藠头、“鬼城”麻辣鸡块等名特产品畅销海内外,已形成了肉牛、红心柚、烤烟、林业、苎麻等骨干产业,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
近年来,丰都紧紧抓住三峡移民、西部开发、扶贫开发等历史机遇,全面完成二、三期移民迁建任务并顺利通过中央和重庆市验收,四期移民基本完成搬迁安置任务,安稳致富工程切实推进。
【历史沿革】
战国时为巴国别都,东汉永元二年置平都县。因县东北有平都山得名。据《水经注》:东望峡封丰民州,旧巴子别都也。三国蜀汉延熙十七年并入临江县。隋义宁二年取县城东北平都山及山下丰民洲两地各一字置 都县。北宋政和元年并入临江县。南宋绍兴元年复置,绍兴13年改 都为酆都。1958年,改为丰都县。
1996年?,丰都县面积2901平方千米,人口74.9万,辖17镇13乡。县政府驻名山镇。
2000年,丰都县辖三合、名山、虎威、社坛、三元、许明寺、董家、树人、十直、镇江、高家镇、兴义、双路、江池、龙河、武平、包鸾、湛普18个镇;崇兴、红沙、青龙、双龙场、保合、龙孔、都督、栗子、三建、厂天、三坝、太平坝、暨龙13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丰都县总人口774054人,其中:名山镇75588人、虎威镇26130人、社坛镇48791人、三元镇23237人、许明寺镇19259人、董家镇28799人、树人镇29432人、十直镇41913人、镇江镇12786人、高家镇38506人、兴义镇35130人、双路镇18355人、江池镇17940人、龙河镇51403人、武平镇15642人、包鸾镇28913人、湛普镇10694人、三合镇35905人、崇兴乡20057人、仁沙乡30874人、青龙乡12947人、双龙场乡21165人、保合乡27123人、龙孔乡25719人、太平坝乡4404人、都督乡3983人、暨龙乡12266人、栗子乡13188人、三建乡13957人、厂天乡16778人、三坝乡13170人。
2002年5月14日,撤销厂天乡,设立南天湖镇(渝府[2002]61号)。2002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77.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23万人。辖19个镇、12个乡:三合镇、虎威镇、社坛镇、三元镇、许明寺镇、董家镇、树人镇、十直镇、镇江镇、高家镇、兴义镇、双路镇、江池镇、龙河镇、武平镇、包鸾镇、湛普镇、名山镇、南天湖镇、崇兴乡、仁沙乡、青龙乡、双龙场乡、保合乡、龙孔乡、太平坝乡、都督乡、暨龙乡、栗子乡、三建乡、三坝乡。共有26个居委会、344个村委会。
2008年1月,重庆市政府(渝府[2008]1号)批准同意撤销保合乡,设立保合镇。2009年初,撤销镇江镇,划归名山镇。调整后,丰都县辖19个镇、11个乡。
2009年12月4日,重庆市政府批准同意丰都县撤销三合镇、名山镇、仁沙乡、龙孔乡、暨龙乡、崇兴乡,设立三合街道、名山街道、仁沙镇、龙孔镇、暨龙镇、兴龙镇。调整后,丰都县共辖30个乡镇街道,其中7个乡、21个镇、2个街道。
2013年4月1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销丰都县双龙场乡、三坝乡设立双龙镇、仙女湖镇的批复》(渝府[2013]30号):一、同意撤销双龙场乡,设立双龙镇。以原双龙场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的双龙镇的行政区域。双龙镇人民政府驻双龙社区,8组(原双龙场乡人民政府驻地)。二、同意撤销三坝乡,设立仙女湖镇。以原三坝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的仙女湖镇的行政区域。仙女湖镇人民政府驻竹子社区,1组(原三坝乡人民政府驻地)。
【地质地貌】
丰都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县境内地貌由一系列平行褶皱山系构成。境内山峦绵亘,溪河纵横,丘谷交错。以山地为主(山区约占全县面积的五分之三),丘陵次之,仅在河谷、山间有狭小的平坝。山脉和丘陵、山间平坝(槽谷)相间分布,形成南高北低、“四山夹三槽”的地形。海拔最高2000米,最低175米,多在200~800米之间。
全县在大地构造上属四川台拗的川东陷褶束,为古生代相对隆起、中生代拗陷、新生代喜马拉雅山运动第一幕生成的北东向构造带。背斜呈细长平行伸展,东南翼陡,西北翼缓,呈不对称的梳状褶皱,轴部纵向压性断裂较发育。由西北向东南,主要有黄草山、蒋家山、方斗山、七曜山背斜,社坛、三元和丰都、石柱向斜。背斜褶皱紧密,向斜宽阔,组成典型的隔档式构造,控制着地貌形态和展布。背斜狭长,多发育呈长状山岭;向斜宽缓,多发育成丘陵、低山或平坝,形成岭谷相间的地貌景观。全县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石碳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地层均有出露。黄草山、蒋家山背斜主要出露三迭系地层,方斗山背斜中部出露二迭系地层,七曜山背斜轴部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地层。社坛、三元向斜和丰都、石柱向斜,均出露侏罗系地层。在向斜主要出露紫色沙岩、页岩、泥岩,其风化速度快,多形成山低、坡缓、谷平、谷宽带坝、丘陵低山,占全县幅员70.4%;在背斜主要出露灰岩、白云岩,多形成高山、深沟、窄谷,占全县幅员的29.6%。
【山脉】
县境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长江以南有七曜山脉和方斗山脉,长江以北有蒋家山和黄草山等。
七曜山由石柱入县境向东南边缘延伸,主体在武平、暨龙、包鸾一带。其形态特征为“一山两岭一槽”,县境总长49公里,山峦耸秀,形成东南部山地与山源。该山为县内诸山之冠,奇峰较多,缓坡、深谷处松、杉生长茂密,是县内主要林区。
方斗山由石柱向县内延伸,经高家镇、双路、武平、龙河、栗子等的交界地带。形成槽谷和浅丘,其形状特征属“一山二岭一槽”。县内总长57公里,主峰峡垭口海拔1827米,槽谷长55公里,槽底海拔500~600米。
蒋家山(挖断山)位于青龙、保合等乡镇。山顶平缓,山间槽谷较多。其形状特征属“一山两岭一槽”,总长42公里,主峰蒋家山海拔1003.3米,槽谷长10公里,槽底海拔300~500米。
黄草山分布在县境西北边缘的兴龙、许明寺、董家一线。山脉呈条状,东北至西南走向。形态特征属“一山三岭两槽”,该山总长29公里,槽谷长22公里,槽底海拔500米,主峰凉磉礅(又名“金佛山”)海拔1035米。
铜矿山位于包鸾镇境内,形成台状低中山,孤峰屡见,山脊呈“一山三岭两槽”形态。总长15公里,主峰鸡石尖海拔1319.3米,槽底海拔520米。
【自然资源】
丰都县地质结构较为复杂,地貌形态多样,各种物产、资源较为丰富。
境内农业产品种类较多,农副产品富集。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洋芋、高梁、荞子等;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籽、烟叶、蚕茧、青菜头等;果品以柑桔为主,附带生产苹果、梨、香蕉、杏、荔枝、柿子、樱桃、桂圆、枇杷等;蔬菜以菜类、瓜类、豆类、茎类为主。三元红心柚、楠竹锦橙、仙家豆腐乳、邱家榨菜、藠头、“鬼城”麻辣鸡块等名特产品畅销海内外,已形成肉牛、林业、烟叶等骨干产业。
境内植被层次丰富,天然生长的乔木170余种,常见的有马尾松、麻柳、黄连木、柏、青钢、漆树、枫香、榕木、杉木、竹类等10余种;中药材1200种以上,野生药材1015种,常见的有泡参、天麻、麦冬、天冬等。全县有野生哺乳纲兽类8个目、10余科,约40种;鸟纲12个目、15科,200余种;鱼纲6个目、13科、54种。珍稀动物兽纲有虎、金钱豹,鸟纲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颈鹤、二类保护动物红腹角雉,鱼纲有中华倒刺、鲟鱼等。
县内矿产资源主要有天然气、铝土矿、白云石、石灰岩、长石石英砂岩、煤、铁、硫、石膏等,次为铜、锌、萤石和重晶石脉。
【旅游资源】 丰都县位于长江三峡旅游热线上,是一座历史悠久、景色绚丽、传说神奇的古老江城。境内“一山一湖一洞”精品旅游景区格局基本形成。AAAA级名山景区以其神秘、独特、虚幻和蕴含丰富的“鬼文化”而闻名遐迩,蜚声中外。具有高原风光的蓝天湖景区开发大规模推进。被评为“中国最美洞穴”的雪玉洞晶莹剔透,还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双桂山、鬼王石刻等众多景点,以及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古寺宝刹和著名的文物古迹遍布全县。“鬼城”历史文化厚重,享有“东方神曲之乡”、“人类灵魂之都”之美誉。
【河流】 境内河流属雨源补给型,多夏洪秋汛,暴涨暴落,水位变幅较大,平均过境水量为4371.8亿立方米。境内河流主要有长江及其支流龙河、渠溪河、碧溪河,以上河流连接55条支流,全长600公里。
长江由西向东横贯中部,从涪陵马颈子入县境,自西向东流经湛普、三合、名山、兴义、高家镇、龙孔等乡镇,至大山溪入忠县境。流程47公里,年径流量约4258亿立方米。
龙河源于石柱,自江池镇入县境,流经龙河、三建、双路、三合等乡镇(街道),在三合街道葫芦溪口注入长江。全长140公里,县内流程59.5公里,流域面积1425平方公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为每秒64.9立方米,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0.53公斤,天然落差29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5.78万千瓦。龙河在县内由东向西,斜切方斗山背斜,从安宁场至九溪沟一带形成深峡谷,岭坡陡直,落差较大。
渠溪河是北岸主要河流,源于忠县白石,自青龙乡大河坝入县境,流经三元、仁沙、社坛等镇,至涪陵珍溪注入长江。全长93公里,县境内流程50.4公里,流域面积520.5平方公里,主河道平均比降1.6‰,多年平均流量为每秒13.3立方米,天然落差较大,水能理论蕴藏量5000千瓦。
碧溪河源头在保合镇蒋家山西北麓和大山一带,流经仁沙、社坛、虎威等镇,过高洞岩入涪陵县境,至百汇注入长江。全长45.8公里,县境内流程35.6公里,流域面积150.48平方公里,平均流量为每秒2.19立方米,河道平均比降11.6‰,天然落差196米,水能理论蕴藏量900千瓦。
除上述河流外,还有白水河、小福溪、大沙溪、朗溪、赤溪、木削溪、汶溪、双溪、玉溪等构成县内水道网,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较丰富的水资源和水力资源。
【气候】 县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旱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伏旱,秋凉多绵雨,冬冷无严寒。
2011年,县内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年平均气温历年平均比较偏高0.7℃,年极端最高气温与历年比较偏低1.1℃,年极端最低气温与历年比较偏高3.2℃。年总降水量与历年平均比较偏少33.3毫米,距平百分率为-3.1%。年日照总时数与历年平均比较偏多300.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24%。全年出现4次暴雨,分别出现在5~6月,无大风天气过程。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13.1毫米,其中一日降水量≥25.0毫米日数为10天,在这期间部分乡镇降了大到暴雨,一次连睛高温。
【行政区划】
2013年4月,丰都县辖23个镇5个乡2个街道,即虎威镇、社坛镇、三元镇、许明寺镇、董家镇、保合镇,仁沙镇、兴龙镇、树人镇、十直镇、兴义镇、双路镇、高家镇、龙孔镇、暨龙镇、龙河镇、武平镇、江池镇、湛普镇、包鸾镇、南天湖镇、双龙镇、仙女湖镇、青龙乡、三建乡、栗子乡、都督乡、太平坝乡、名山街道、三合街道。全县镇乡街道下设53个居民委员会、277个村民委员会。
三合镇 滨江东路社区,滨江中路社区,滨江西路社区,平都东路社区,平都中路社区,平都西路社区,南天湖东路社区,南天湖中路社区,南天湖西路社区,雪玉路社区,乌龙村,童仙寨村,瓜草湾村,峡南溪村,丁庄村,双庙村,汇南村,峰顶村,新建村,鹿鸣岩村,刀溪村,啄木嘴村,罗山村
虎威镇 大池社区,荷花村,同心村,鹦鹉村,回龙村,香岩村,大溪村,立石村,红岩村,人和村,鸣羊村
社坛镇 社稷坛社区,德盛村,平安村,五福村,社坛村,三桥村,干坛村,文汇村,陈家岩村,踏水桥村,蔡家庙村,马大塘村,李家冲村,火龙山村,永兴村,地坝嘴村,龙门村,大胜寨村
三元镇 滩山坝社区,梯子河村,麻柳村,庙坝村,罗家场村,大城寨村,邓教坪村,何家坝村,青杠桠村
许明寺镇 佳苑社区,坪桥村,古家山村,培观村,梨园村,理明村,隆家沟村
董家镇 水巷子社区,龙头寨村,三仙湖村,四角楼村,中和场村,关圣场村,石龙门村
树人镇 大柏树社区,万寿桥村,双凤山村,大楼脚村,大石板村,三口井村,白江洞村,石岭岗村,岩口场村
十直镇 梁家湾社区,汀溪村,寨上村,河梁村,新屋村,秦榜沟村,上坝村,双溪村,高家坝村,十字村,灌塘溪村,蒋家山村,莲花村,龙头村,七里村,楼子村,开花寺村,红庙子村
高家镇 文昌路社区,川祖路社区,祥和路社区,金刚路社区,桂花路社区,汶溪村,石龙村,建国村,金家坪村,太运村,方斗山村
兴义镇 胜利社区,杨柳寺村,泥巴溪村,天水村,长江村,大池坝村,保家寺村,白家沟村,水天坪村,长沙村,保家炉村,坦铺村,谭洵沟村,石佛场村,双桂场村
双路镇 双路社区,马鞍山村,断桥沟村,楠木村,花园村,安宁场村,莲花洞村
江池镇 江洋社区,大安村,邹家村,横梁村,虎劲村,徐坪村,五松村,双仙村,南洋村,关塘河村
龙河镇 观音寺社区,毛天坝村,金子庙村,皮家场村,杉树坪村,凤凰山村,石堡村,文庙村,石仓坝村,多坡坝村,岩榜村,洞庄坪村,长坡村,红庙村,中合场村,三磊子村,杉木岩村,大月坝村,庙堂坝村,冉家河村,冷浸溪村,陡磴子村,柏木园村,铁炉沟村
武平镇 冷玉山社区,周大湾村,新合场村,坝周村,漩石沟村,磨刀洞村,瓦泥坪村,山羊溪村,蜂子山村,百集山村
包鸾镇 龙井社区,亭子垭村,飞仙洞村,新溪村,鸽子坝村,包鸾村,花地堡村,华坪村,弹子台村,齐新村,红花坡村,青杠坪村,白果元村
湛普镇 白水社区,庆云村,燕子村,世坪村,中坪村,春安村,马安村
名山镇 东作门社区,双桂街社区,花园街社区,连新路社区,名山社区,鹿鸣寺社区,何家坪村,两汇口村,白沙沱村,新堤场村,大梨树村,古家店村镇、江村,朗溪村,龙花村
南天湖镇 三汇社区,鹿山村,九溪沟村,三抚村,南天湖村,义合村,厂天坝村,梨地坪村,高庄坪村,小安溪村
保合镇 何家场社区,万泉村,新屋坪村,马家场村,文家边村,牟家场村,范家沟村,普子场村,金盘村,新院子村,余家坝村,盖灵庙村,竹林冲村
崇兴乡 黎明社区,先锋村,铺子村,十字口村,春花山村,大岩树村
仁沙乡 石盘滩社区,永坪寨村,仁寿村,古佛村,田家沟村,罗家桥村,七星寨村,陶家坪村,隆家沟村,打谷坝村,红庙子村,熊家河村,杭家坪村,李家坪村
青龙乡 太平场社区,黄岭村,双河村,兴隆村,黄泥村,青天村,五谷村,龙井村
双龙场乡 双龙社区,梨子园村,尖山子村,关都坝村,屋边村,马蹬坝村,灯塔村,付家山村,田家山村,回龙村
龙孔乡 兴龙社区,阳雀村,李家坝村,金台村,临江村,大面场村,玉溪村,大坝村,凤凰村,楠竹村,龙孔村
太平坝乡 凤凰社区,茅林沟村,下坝村,中坝村,双流坝村
都督乡 都督社区,沙坪村,塔水村,后溪村,梁桥村
暨龙乡 凤来社区,兴龙村,九龙泉村,乌羊村,羊子池村,回龙村,白果村,旺龙村
栗子乡 栗子社区,南江村,建龙村,金龙寨村,联合村,双石磙村
三建乡 廖家坝社区,渔泉子村,红旗寨村,绿春坝村,夜力坪村,石龙门村,蔡森坝村,双鹰坝村
三坝乡 竹子社区,陈家嘴村,黄沙村,李家湾村,长岭村,卢家山村,野桃坝村,厢坝村,硝厂沟村,金竹林村
地名由来:1958年3月4日,周恩来、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视察丰都,见人民丰衣足食,周总理建议将“酆京”的“酆”改为“丰收”的“丰”。同年9月22日报经国务院批准,将“酆都县”更名为“丰都县”至今。《大明一统名胜志·四川名胜志》卷17:酆都县“《水经》曰:江水又▉东望峡,东历平都。注谓峡对丰民洲,旧巴子别都也。《华阳国志》:巴子虽都江州,或治平都,即此。《续汉书》永元二年分枳置平都,取界内平都山而名。按改平为丰自隋始,丰傍加邑,我明始。丰民州在平都山下,隋两取之以名县。自丰旁加邑,而罗酆地府之说始行”。顾颉刚《史林杂识·“彭咸”》称:“四川酆都县有古庙,祀仙人阴长生与王方平,简举其姓以为之名,曰‘阴王庙’。后人不详其所祀,望文生义,以为阴王者冥王也,经若干年之渲染与宣扬,人皆知鬼都在酆都,家有死亡即遥向礼拜,于是此庙遂易为‘阁罗天子祠’矣。”清陶澍《蜀▉日记》说:酆都县“因县有丰水、平都山得名”。

精选留言

重庆丰都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