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县

“普”字源于“濮”(人)的谐音,“安”为安定。

普安,即“濮越”人平安生息之地。 

贵州省普安县县名寓“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平安生息”之意。

普安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北部,东邻晴隆、南接兴仁兴义、西毗盘县、北望水城六枝特区,县治所在地盘水镇。

全县总面积约1429平方公里,辖8镇6乡。县境为不规则长条型,位于东经104°51′10"~105°09′24",北纬25°18′31"~26°10′35",东西宽约35公里,南北长约96公里。耕地面积24.38万亩,总人口29.8万,居住着汉、苗、布依、回、彝、黎、白等十多个民族。 

夜郎属地,发现遗址11处。

全国唯一“中国古茶树之乡”,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四球茶树2万多株。煤炭理论储量172亿吨,规划采用储量32.5亿吨。河流46条,水能理论蕴藏量27万千瓦。另有黄金、铁、硅、铅、锌等28种矿藏。


地形

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过渡的梯级状斜坡地带,县境呈不同规则南北向长条形。地势特点是中部较高,四面较低,乌蒙山脉横穿中部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北部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主要山脉有:中部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乌蒙山,南部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卡子坡山,北部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普纳山。这些山脉走向都顺应新老地质构造走向的分布,构成普安地貌骨架。境内最高峰长冲梁子位于中部莲花山附近,海拔2084.6米,最低点石古河谷位于北部,海拔633米。 


水文

境内河道属南盘江、北盘江两大流域。其中南盘江流域面积692.2平方千米,占48.8%;北盘江流域面积732.8平方千米,占51.2%。主要河道有四级河乌都河、马别河、新寨河、石古河4条,总长199.6千米。河流总长度374.3千米,河网密度26.19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10.03亿立方米,年排涝量13.44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19.8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乌都河,从西至东流经境内三板桥镇、窝沿乡、罐子窑镇、龙吟镇,长41.8千米,流域面积732.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8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上寨湾河、大桥河、鱼洞河。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境内已查明地下矿藏有煤、黄金、铁、硅、铅、锌、磷矿、石膏、大理石等28种。其中煤炭理论储量172亿吨,规划采用储量32.5亿吨,主要分布在老鬼山背斜的楼下镇、青山镇,盘南山背斜的地瓜镇、江西坡镇、新店乡,土城新田测区的窝沿乡,楼下、地瓜、青山幸福等煤田规模最大,其他各乡(镇)亦有分布,现有兴安、贵全、安宁、宏兴、郭家地等26对生产矿井,总设计生产能力783万吨/年,开采的主要为1、17、18、19、20、21、24、25、26#煤层,全水分1.2%,固定炭84%,全硫分1.04~1.80%,灰分7.43~12.80%,挥发分8.50%,发热量35.10毫焦/千克,灰熔点St=1282℃,为优质动力用煤。

黄金储量丰富,泥堡矿区储量为800~1000金属吨;铅锌矿为铅锌共生矿,储量约16.5万吨,其中铅6.7万吨,锌9.8万吨;铁矿总储量214.28万吨;钾矿储量约400吨;大理石矿点8个,面积7.5平方千米,储量约2亿立方米。有大小河流46条,分别汇入南盘江和北盘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7万千瓦,建有大小水电站31座,有11万伏输变电站1座,被国务院定为“农村,初级电气化县”。茶园9.94万亩,茶叶无污染,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牧草地20.6万亩。县境内野生动物有二类保护动物恒河猴、水獭、雀鹰等10余种;三类保护动物有红腹锦鸡和蟒蛇等;境内野生植物以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为主,共118科,639种。 


气候

普安县平均海拔140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秋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多年平均气温13.7℃,1月平均气温4.6℃,极端最低气温-6.9℃(1977年2月9日);7月平均气温20.7℃,极端最高气温35.1℃(1994年5月1日)。最低月均气温-2.2℃(2008年2月),最高月均气温26.8℃(2011年8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6.1℃,最大日较差23.3℃(2006年3月17日)。 生长期年平均280天,无霜期年平均290天,最长达348天,最短为23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528.3小时,年总辐射103.25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98天(一般为3月1日~12月1日)。年平均降水量1395.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227天,最多达271天(1984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841.3毫米(1983年),极端年最少雨量668.3毫米(201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8月,6月最多。


地名由来

旧之普安路、普安州,今之门普安县均因普安部而得名。


精选留言

黔西南普安县简介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