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东西长837公里,南北宽486 公里,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45.17%。州域主体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面积25. 66万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78.76%。 海西州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不分明,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全州年平均气温-0.5─5.2℃,年平均降水量16.7─487.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353.9─3526.1毫米。海西州地域广袤,自然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的美称,资源禀赋独特,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贵稀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之大、矿种之多、品位和组合利用价值之高,为国内独有。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57种,矿产地179处,其中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锂、芒硝、石棉、锶、化工石灰岩等矿藏储量居全国首位;溴、硼等储量居第二位;氯化钾储量占全国钾资源总储量的97%。据粗略计算,盆地各类矿产的潜在价值在15万亿元以上,占青海矿产价值总量的90%。 柴达木盆地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光热水土条件较好。共有宜农土地533万亩,水资源总量49.05亿立方米。现有耕地面积64.5万亩,在水利有保障的前提下,近期可开发的一 、二类宜农土地174万亩。全州草原面积1.67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场1.06亿亩。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野牦牛、野驴、白唇鹿、雪豹、藏羚羊、黑颈鹤等39 种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及500多种药用动植物资源。海西州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江河源头、雅丹地貌、昆仑山口、万丈盐桥、唐代吐蕃墓葬群、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都兰国际狩猎场等闻名遐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柴达木盆地土地资源丰富,在2.47万平方公里(247.2万公顷)的细土带内,有宜农土地36.63公顷,除已开发的6.33万公顷外,尚待开发的宜农土地还有30.3万公顷。按土壤、水文、地质、水源、肥力、灌溉条件等指标定级分类,其中Ⅰ类土地1.84万公顷,Ⅱ类土地9.74万公顷,Ⅲ类土地18.4万公顷。由于柴达木地区属于干旱多风的大陆性气候,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决定了柴达木盆地的农业是灌溉农业。盆地现有耕地4.74万公顷,在现有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占97%。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油菜、豌豆、青稞等。 全州共有大小河流160余条,流域面积大约500平方公里,常年有水的河流有40余条。多年平均径流量超过一亿立方米的河流有那棱格勒河、布哈河、柴达木河、疏勒河、格尔木河、鱼卡河、呼伦河、乌图美仁河、党河、沱沱河、哈勒腾河、巴音河、木里河、诺木洪河、塔塔棱河、察汗乌苏河等16条,流域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全州水资源总量为73.118亿立方米。海西州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大于1万千瓦的河流23条,蕴藏量125万千瓦,可建装机容量大于500千瓦的水电站39处,总装机可达35.3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8.9亿度。目前已有小水电站32座,装机容量7.61千瓦。 海西州淡水资源决量为73.1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9.237亿立方米,地下水43.905亿立方米(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重复利用量40.024亿立方米)。淡水的主要来源是降水。每年80%的降水集中在6—9月,分布特征是由东南向西北,由四周山区向柴达木盆地中心逐渐递减。地表水主要由河流、湖泊和冰川构成。全州有大小河流160余条,常年有不泊40余条;淡水湖泊21个;冰川1854.88平方公里,年融消水量9.18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5.29亿立方米,一般埋深在70—4米之间。 海西草地总面积970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为890万公顷。本地区有利于山地草原草场,山地草甸草地、荒漠草原草场、沼泽类草场的蒙古羊、改良羊、黄牛和马;又有山地荒漠草场的山羊和骆驼;还有高寒草旬草场、高寒沼泽、高寒荒滩草场的藏系羊和牦牛。 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的美称。全州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57种,矿产地281处,其中大型矿床72处,中型矿床61处。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原盐、钾、硼、锂、镁、锶、溴、碘、芒硝、自然硫、铬、铅锌、金、银、石棉、石灰岩等,其中原盐、钾、镁、锂、锶、石棉、芒硝等矿藏储量居全国首位,溴、硼等储量居第二位。矿产资源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分布集中、资源组合好等特点。 目前在海西境内共发现盐湖矿床(点)70余处,勘查盐湖区含矿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累计探明总储量3799亿吨;(二)石油天然气资源:截止2000年底共发现不同储集类型的油田22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4亿吨,发现气田6个,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575亿立方米,使青海气田成为全国四大气田之一。目前石油生产能力为200万吨天然气生产能力为3亿立方米,原油加工能力为100万吨;(三)铅锌资源:海西的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东昆仑山、锡铁山、宗务隆山一带;(四)石棉资源:海西的石棉资源主要分布在茫崖石棉矿,储量为4319.5万吨,其中C级以上储量2294.7万吨,居全国第一位;(五)煤炭资源:海西有十分丰富的煤炭资源,境内共有南祁连、东昆仑、柴北缘、小唐古拉等四个含煤区,总面积32025平方公里,煤产地25处,总储量17.9亿吨,其中工业储量6.8亿吨;(六)硅灰石资源:海西的硅灰石资源主要分布在都兰海寺地区,海寺硅灰石矿储量为C+D级732万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13.53%,矿石平均品位为60.84%,目前尚未开发利用。 柴达木盆地地形复杂多样,峻山、丘陵、盆地、河谷、湖泊交叉分布,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加之人口稀少,为野生动物的生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柴达木盆地是我省野生动物重点保护区之一,有96种野生动物,其中属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30余种,主要的水禽有黑颈鹤、天鹅、斑头雁、赤麻鸭、鱼鸥、鹭鹅等;哺乳动物有野骆驼、野牦牛、野驴、藏羚羊、白唇鹿、马鹿、盘羊、岩羊、藏原羚、鹅喉羚等珍稀的野生动物。此外,以祁连山和昆仑山还有雪豹、猞猁等,野禽有石鸡、雪鸡等。 海西州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大部旅游资源都保持了原始风貌,景观独特、奇美、神秘,海西州西部地区奇特的雅丹地貌、沙漠戈壁,广阔的草场、蒙古族、藏族民俗风情,以及有“中国第一神山”和“万山之祖”的昆仑山等。海西州旅游资源有许多是青海乃至中国之最,区内名山大川、长江源区、荒漠戈壁、昆仑文化传说、“外星人遗址”、吐蕃文化、蒙藏风俗等旅游资源均体现出青藏高原原始、淳朴、粗犷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旅游景点特点。 地名由来:以在青海湖之西,故名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简称海西州。 【行政区划】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建州于1954年,现辖德令哈、格尔木两市,都兰、乌兰、天峻三县和大柴旦、冷湖、茫崖三个行政委员会,共有35个乡镇、305个行政村,全州总人口63.91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8.93万人。因居青海湖以西,故名海西。 海西州 面积325785平方千米,人口34万。 德令哈市 面积 27613平方千米,人口 6.0万人。邮编817000。 格尔木市 面积123460平方千米,人口10.7万人。邮编816000。市人民政府驻昆仑路。 乌兰县 面积 10784平方千米,人口 3.9万人。邮编817100。县人民政府驻希里沟镇。 都兰县 面积 50000平方千米,人口 5.3万人。邮编816100。县人民政府驻察汗乌苏镇。 天峻县 面积 20000平方千米,人口 1.8万人。邮编817200。县人民政府驻新源镇。 冷湖行委 面积 21000平方千米,人口 2.1万人。邮编817400。行政委员会驻冷湖镇。 大柴旦行委 面积 34000平方千米,人口 1.3万人。邮编817300。行政委员会驻大柴旦镇。 茫崖行委 面积 32000平方千米,人口 2.9万人。邮编817500。行政委员会驻花土沟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人口数据根据《青海统计年鉴2004》,截至2003年底。总面积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其中三个行委根据青海省民政厅2001年资料。 * 【历史沿革】 海西州因地处青海湖以西而名。民国时属都兰县辖地。 古为羌地,汉时州境东部为先零卑禾等人部落活动范围,西部属“?羌”族牧地。唐时隶属吐蕃腊城节度使至宋代。元代,西北地区为甘肃行省沙州路辖区,其余大部分地区为宣政院所属吐蕃等处宣慰司辖区。明初,定为安定、阿端、曲先、罕东四卫地,由西宁卫兼管。这里是和硕特蒙古的地方,清雍正三年,编定青海蒙古左右两翼盟29旗,州境划定9个蒙古旗,统归“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管辖。民国元年海西地区隶属青海省办事长官。民国19年(1930)改都兰理事为都兰县,辖今海西州全境,直隶青海省政府。 1949年9月青海解放。同年11月成立都兰县人民政府(驻地察汗乌苏),辖今海西州全境,直隶省政府。1952年9月26日,撤销都兰县,设立县级“都兰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驻地察汗乌苏)。 1954年1月25日设立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都兰蒙古族自治区察汗乌苏。辖都兰蒙古族自治区(由原都兰县自治区部分地区设置,相当于县级)、天峻藏族自治区(由原都兰县自治区部分地区设置,驻唐乃亥。相当于县级)、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自治区(1953年12月原都兰县郭里峁哈萨克族自治区改称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自治区,驻格尔木,相当于区级)。 1955年6月7日[1],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改设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都兰县察汗乌苏。原都兰蒙族自治区改设都兰县(驻香日德镇),原天峻藏族自治区改设天峻县(驻热那亥)。同年10月23日建立格尔木临时工作委员会,驻格尔木,属柴达木工作委员会领导。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辖2县及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自治区(由自治州直辖的区级行政单位)。 1956年设立德令哈临时工作委员会,驻巴音河;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辖2县、1工作委员会。1958年撤销德令哈临时工作委员会,改设德令哈县;同年11月设立县级的茶卡工作委员会,领导原属都兰县的茶卡和南柯柯、北柯柯、王家、希里沟4乡。茶卡工作委员会驻希里沟,属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领导;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辖3县、1工作委员会。 1956年设立柴达木盆地工作委员会,驻大柴旦。辖茫崖、格尔木、唐古拉山(驻温泉)、马海4工作委员会。1957年撤销柴达木盆地工作委员会,改设柴达木盆地行政委员会,仍辖茫崖、格尔木、唐古拉山(驻温泉)、马海4工作委员会。1958年柴达木盆地行政委员会改名为柴达木行政委员会。 1959年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与柴达木行政委员会驻大柴旦合署办公。撤销茶卡工作委员会,改设乌兰县(驻希里沟);设立县一级的冷湖市临时工作委员会(驻冷湖)。都兰县驻地由香日德镇迁察汗乌苏;天峻县驻地热那亥改名新原;茫崖工作委员会由茫崖迁驻油砂山;唐古拉山工作委员会迁托托河沿。 1960年以马海和格尔木工作委员会的部分地区设立大柴旦市;撤销冷湖市临时工作委员会,设立冷湖市;撤销格尔木工作委员会,以原格尔木工作委员会的部分地区设立格尔木市。辖3市、4县、3工作委员会。 1962年撤销德令哈县,并入乌兰县。1963年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改名为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由大柴旦市迁驻乌兰县德令哈。撤销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原柴达木行政委员会所属大柴旦、冷湖、格尔木3市和乌兰、都兰、天峻3县划归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领导。自治州辖大柴旦、冷湖、格尔木3市,乌兰(驻希里沟)、都兰(驻察汗乌苏)、天峻(驻新原)3县和茫崖(驻油砂山)、马海、唐古拉(驻托托河沿)3工作委员会。 1963年撤销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原柴达木行政委员会所属大柴旦、冷湖、格尔木3市和乌兰、都兰、天峻3县划归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 1964年撤销冷湖、大柴旦2市和马海、茫崖2工作委员会,将冷湖、大柴旦、茫崖3地区分别设立冷湖、大柴旦、茫崖3镇,由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直接领导。将马海地区划归冷湖镇领导。撤销唐古拉山工作委员会,并入格尔木市。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辖格尔木市及乌兰、都兰、天峻3县。 1965年撤销格尔木市,改设格尔木县。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辖乌兰(驻希里沟)、都兰(驻察汗乌苏)、天峻(驻新原)、格尔木4县。1966年4月,州府由大柴旦迁驻德令哈。 1984年5月,根据青、新两省(区)座谈会议纪要,州内哈萨克族群众全部迁回新疆,国务院遂于1985年4月24日批复(国函[1985]60号),将海西州更名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2],5月21日正式更名。 1988年4月19日,民政部批准(民[1988]行批1号)设立德令哈市(县级),以德令哈镇和乌兰县的怀他头拉、戈壁、郭里木、宗务隆、畜集五个乡为德令哈市的行政区域。 1999年海西州辖2市(格尔木,德令哈)、3县(都兰、乌兰、天峻)、3个行政委员会(茫崖,冷湖,大柴旦行政委员会),共43个乡镇,3个街道。总人口的31.23万人。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海西州总人口332094人。其中:格尔木市 135897人、德令哈市 83585人、乌兰县 36015人、都兰县 57670人、天峻县 18927人、大柴旦(大柴旦镇 4405人、锡铁山镇 3431人、鱼卡乡 1105人)、冷湖(冷湖镇 2185人)、茫崖(花土沟镇 11131人、茫崖镇5213人、尕斯乡164人)。 2001年2月2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11号文批复:①撤销德令哈市怀头他拉乡,设立怀头他拉镇;撤销郭里木乡,设立并命名为尕海镇(镇政府设在尕海)。②撤销天峻县天棚、关角2乡,合并设立并命名为新源镇(镇政府设在天峻县县城)。③撤销都兰县夏日哈乡,设立夏日哈镇。④撤销乌兰县巴音乡,并入茶卡镇。⑤将天峻县生格乡政府驻地迁至野马滩(青新公路451千米处)。 2001年8月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81号文批复:格尔木市设立东城行政委员会、西城行政委员会和察尔汗行政委员会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与此同时,青政函〔1997〕21号文件停止执行。 2002年底,海西州辖3个街道、14个镇、27个乡,263个村(牧)委会、32个居委会。2003年底,海西州辖8个街道、14个镇、27个乡,277个村(牧)委会、63个社区居委会。 经济发展 2017年 全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526.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9.46亿元,增长10.8%;第二产业完成349.66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完成147.07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7.1%、63.8%和29.1%,拉动经济增长0.7、6和2.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5.8:67.1:27.1转变为5.6:66.4:28。人均生产总值[3]达102391元,增长8.9%。

精选留言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