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

剑川县境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跨北纬26°12′-26°42′,东经99°33′-100°33′之间,东连鹤庆县,南邻洱源县,西与云龙县和怒江州的兰坪县毗连,北和丽江县接壤,县城金华镇,海拔2195米(十字街口),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滇藏公路从这里穿过,距大理州首府下关126公里,距丽江75公里,距省会昆明526公里。 自然概貌:县境东西最大横距5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5公里,总面积3405665.1亩,折合2270平方公里。其中:山原面积1670.5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4.25%;盆地面积579.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5.1%;水域579.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22%。主要山脉、河流呈南北走向,山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峦起伏,河川交错,地貌类型复杂,有高山深壑,也有平坝丘谷。从地形上分为高寒山区、山区、半山区、坝区。县内主要山脉中部有老君山(4247.2米)、石钟山(3032.8米)、佛顶山(3038.9米)、东面为白山母山(3795.1米),东南面为华丛山(3265.8米)、南面为鹅尖山(3327.6米);西南面为千柏山(3715米);西部为天台寺山(3763米)。盐路山主峰雪斑山,海拔4295.3米,为州内最高海拔点,象图河河谷的沽泥盆和黑潓江边的米子坪海拔1973米,为县内最低海拔点。主要河流分金龙河——黑潓江水系,白石江——弥沙河水系,象图河水系,均属澜沧江流域水系,剑川坝子中的剑湖为淡水湖泊,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地名由来:元初置“义督千户”,元至元八年(1271年)改设“剑川县”。“剑川”一名的来历诸说不一。《康熙剑川州志》载:“剑川。西枕老郡。东屏青崖,山镇全体,水列川形(即湖尾曲流三折),势若剑锋,形如‘川’字,州以此名”。《郡县释名》云南卷下:“州南五里有剑湖,周六十里。湖尾绕流罗鲁城南,经样备与洱水合,历车里、八百等处入南海,俗呼为海子。州南十五里有剑川,即湖尾水,曲流为三折,形如川字,州以此得名。”《剑川州志》亦称:“湖尾曲流为三折,势若剑峰,形如川字,州以此名。” 【行政区划】 截止到2013年剑川县辖5个镇、3个乡:金华镇、甸南镇、沙溪镇、马登镇、老君山镇、羊岑乡、弥沙乡、象图乡;红旗林业局。

金华镇东门社区,南门社区,西门社区,北门社区,城北社区,金龙村,永丰村,龙营村,龙凤村,文榜村,桑岭村,乐寿村,新仁村,邑平村,金星村,金和村,梅园村,三河村,双河村,庆华村,清坪村,向前村,文华村
老君山镇富乐村,新生村,杉树村,美水村,新和村,富民村,建基村,官坪村,官宅村,启文村
甸南镇天马村,发达村,印合村,桃源村,狮河村,回龙村,海虹村,永和村,兴水村,朱柳村,西中村,龙门村,白腊村,玉华村,上关甸村,白山母村
沙溪镇寺登村,东南村,华龙村,北龙村,四联村,甸头村,沙坪村,石龙村,长乐村,鳌凤村,灯塔村,溪南村,红星村,联合村
马登镇马登村,后甸村,甸所村,江南村,文屏村,塔灯村,玉龙村,黄花村,太平村,新民村,新华村,东华村
羊岑乡兴文村,杨家村,金坪村,石登村,中羊村,新松村,六联村
弥沙乡大邑村,弥新村,东庄村,西庄村,文新村,岩曲村
象图乡象图村,江头村,下登村,丰登村,沽泥盆村

【历史沿革】 剑川西汉时为叶榆县地,属益州郡;剑川县剑川县 东汉属永昌郡;蜀汉属云南郡; 唐初属剑南道姚州都督府;南诏时为剑浪诏,异牟寻收复铁桥(今巨甸)设剑川节度(治所在铁桥); 宋代大理国时属谋统府,设剑川节度又兼置义督贝佥; 元代剑川设义督千户,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罢义督千户改设剑川县,属鹤庆路; 明代剑川县升为剑川州,隶鹤庆府; 清代属丽江府。 民国2年(1913年)改为剑川县。 民国3年(1914年)划归腾越道。 1944年又属丽江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2日,中共滇西北工委在剑川发动武装暴动,推翻国民党县政府,成立剑川县人民武装政权;8月1日建立政务委员会,9月在剑川设立滇西北行政专员公署,10月1日正式建立剑川县人民政府。 1950年初,专署迁往鹤庆,3月又迁丽江,改称丽江行政专区,剑川县属丽江专区。 1956年8月,剑川划归大理州,同时将兰坪县的富乐、新民等地划归剑川县。 1958年10月,剑川同洱源、邓川合并称剑川县。 1958年10月,剑川同洱源、邓川合并称剑川县,县城设在牛街区三营, 1961年9月,三县分并,并将原属剑川的乔后、源安邑等划归洱源县,剑川恢复建制至今。 1962年3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5次会议决定:恢复洱源县,以合并于剑川县的原洱源、邓川2个县行政区域为洱源县的行政区域,并将原属剑川的乔后、源安邑等划归洱源县(1961年9月分设)。 1996年,剑川县面积2318平方千米,人口约16.1万人,其中白族占91%。辖1个镇、8个乡:金华镇、东岭乡、甸南乡、沙溪乡、羊岑乡、马登乡、上兰乡、弥沙乡、象图乡。县政府驻金华镇。 1999年,甸南乡改建甸南镇。 2000年,马登、东岭乡改建为马登、剑阳镇。至此,剑川县辖4个镇、5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剑川县常住总人口165900人,其中:金华镇11476人,剑阳镇32915人,甸南镇36841人,马登镇19957人,沙溪乡21486人,羊岑乡12437人,上兰乡16208人,弥沙乡9116人,象图乡5464人。 2001年,沙溪乡撤乡设镇。2001年,全县辖5个镇、4个乡:金华镇、剑阳镇、甸南镇、沙溪镇、马登镇、羊岑乡、上兰乡、弥沙乡、象图乡。 2002年,上兰乡撤乡设镇(省政府2002年7月30日批准)。 2003年,经云南省政府批准,上兰镇更名为老君山镇。2005年,撤销剑阳镇并入金华镇,并将甸南镇向前、文华2个村委会划归金华镇管理,镇政府驻原剑阳镇政府驻地(省政府2005年10月24日批准)。 2006年,剑川县面积2318平方千米,人口17.46万人。辖5个镇、3个乡:金华镇、甸南镇、沙溪镇、马登镇、老君山镇、羊岑乡、弥沙乡、象图乡;红旗林业局。共有5个居委会、88个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剑川县常住总人口169973人,其中:金华镇53523人,老君山镇16798人,甸南镇31739人,沙溪镇21761人,马登镇19839人,羊岑乡12670人,弥沙乡8503人,象图乡5140人。 2014年,金华镇、沙溪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剑川县气候概况 县境位于高海拔、低纬度地区,气候受印度洋季风气候影响,属南温带冬干夏湿季风气候类型,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2.3℃,最冷1月均温4.5℃,最热7月均温18.5℃,正常年份年降雨724.4毫米,无霜期151天,日照2218.15小时,有晚霜重冻、降温过早、干旱、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为地震多发地区。

精选留言

大理剑川县简介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