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县

高阳县地处华北平原,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东南部,距京、津、石各为150公里、180公里、150公里。北靠华北明珠白洋淀与安新交界,西与清苑毗邻,南与蠡县、肃宁接壤,东与河间、任丘相接。在东经115°38′~115°39′和北纬38°30′~38°46′之间,南北宽28·5公里,东西长30公里,总面积472平方公里。高阳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季风气候,海拔高度在123-563米之间,平均海拔457米左右。高阳县纺织产量占华北地区三分之一,有“桂林山上无杂木,高阳花布四季新”之誉。1997年,高阳县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纺织强县”。
【行政区划】
2013年,高阳县辖4个镇、5个乡:高阳镇、西演镇、庞口镇、邢家南镇、蒲口乡、晋庄乡、龙化乡、庞家佐乡、小王果庄乡。
高阳镇 东街社区,东关社区,北街社区,北关社区,西街社区,西关社区,南街社区,南关社区,北沙窝社区,东王草庄社区,南沙窝村,代家庄村,东田果庄村,杨家屯村,北圈头村,西庄村,隆合庄村,西田果庄村,骆家屯村,赵通村,岳家佐村,西王草庄村,史家佐村
庞口镇 西庞口村,石家庄村,北坎苇村,南坎苇村,东杨庄村,北庞口村,南庞口村,白家庄村,李家庄村,安家庄村,连家庄村,西王庄村,西柳村,新柳村,陈家庄村,皇亲庄村,高家庄村,贺家庄村,殷家庄村,刘家庄村,边渡口村,边家务村,小冯村,北柳庄村,姜齐庄村,旧城村
西演镇 西演村,杨家务村,马果庄村,苏果庄村,团丁庄村,小团丁村,八果庄村,利家口村,东绪口村,南辛庄村,北辛庄村,田家佐村,任家佐村,莘桥村,布里村,崔家庄村,北梁家庄村,赵堡辛庄村,东赵堡村,魏家佐村,南赵堡村,赵堡店村,南圈头村,周家辛庄村,延福屯村,延福村
邢家南镇 邢家南村,季朗村,六合庄村,西何家庄村,六合屯村,斗洼村,赵官佐村,于留佐村,留祥佐村,南于八村,北于八村,南路台村,北路台村,路台营村,辛留佐村,南堤口村,北堤口村
晋庄乡 杨家佐村,佐家庄村,板桥村,北晋庄村,宋家桥村,三岔口村,南晋庄村,南板村,田家庄村,苇元屯村,张博士庄村,南尖窝村,西河村,阮庄村,野王村,徐果庄村,西河屯村,雷家庄村,尚家柳村,东河村,北尖窝村,耿庄村,解家庄村,西杨庄村
蒲口乡 南蒲口村,南蔡口村,北蔡口村,北蒲口村,南马村,前柳滩村,西柳滩村,后柳滩村,赵口村,邢果庄村,恒道村,陶口店村,北陶口村,西陶口村,赵庄村,吴庄村
小王果庄乡 小王果庄村,李果庄村,东何家庄村,魏家庄村,阎家坊子村,西留果庄村,付家营村,博士庄村,于堤村,王福村,长果庄村,东留果庄村,新立庄村
龙化乡 北龙化村,南龙化村,西龙化村,南佛堂村,北佛堂村,南教台村,大教台村,孟仲峰村,三坊子村,张庄村,石氏村,良村,拥城村,梅果庄村,齐王庄村,西良淀村
庞家佐乡 庞家佐村,东团丁村,张家连城村,西归还村,北归还村,北团丁村,南归还村,辛丰庄村,都曹口村,刘家连城村,西团丁村,大兴庄村,北连城村,丘家佐村,贾家务村,南梁家庄村,庄头村,河西村,湘连口村
【历史沿革】
高阳一词的来源,因古高阳地处高河(今已湮灭)以北,水北为阳,故号高阳。高河,也是高阳的名字的来历。高阳,盖因在高河之阳也。高为崇,阳为日,这高阳含自然崇拜之意。很见吉祥。旧城(旧城又称龟背澶洲府,为高阳县先前之县城,历经国、州、城、府、县、镇、村)成龟形,中间高四处低。古有四象之说,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玄武,便是龟,颛顼族的族徽。高阳自古多水,但是所有的防水工程里,只有旧城是龟行的。十字街是龟背,坚硬无比,从来轧不出车辙来,北街为龟尾,人言常有车翻死人之事,盖因尾巴常常晃动所致。旧城有历来传说,聘出的闺女往北不走正北的街口。南街口两侧各有一井,为龟眼。南街就是龟脖子,很长,正对高河。
高河,天启四年高阳县志记载,潴泷河传‘颛顼时猪化龙而成河,在旧城东三里。高河会河间经流入邑,在旧城汇入潴泷河。高河的走向应是,河间、相连口、边渡口、汜水、庞口、坎苇流入潴泷河,今已不再。
高阳,相传为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帝初封之地。《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颛顼帝也。”远古时黄河流经高阳,颛顼部落曾在高阳一带活动。颛顼初国高阳,以国号称颛顼高阳氏。《史记》载:“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明天启四年(1624)《高阳县志》载:“邑受名以高河之阳,古侯国也,为颛顼氏封国。”“盖帝封始建而邑,古远矣。”序称:“籍古颛顼,疏茅幽蓟,犄角瀛海,股肱北平,是志舆地。”高阳自古就被称为“颛顼故都,八才旧里”。高阳城自古也被称为“颛城”。《中国地名文化》称颛顼“据传其封于今保定高水之阳,故曰高阳氏。”
高阳位于多河下游,人称九河下潲.远古时更是一片汪洋。商代即有人群聚落。高阳建邑于战国时期,高阳先后属燕、赵。周安王二十年(前380)齐伐燕,高阳属齐。周赧王二十年(前295年)燕赵重新划分疆界,易水长城以南属赵,以北属燕,高阳属赵。《战国策》有“燕封宋人荣蚠为高阳君,使将而攻赵”的记载。
秦属钜鹿郡。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始置高阳县,属涿郡。建和至永寿年间(147~157)置高阳郡,为郡治,县属高阳郡。延熹元年(158)改属博陵郡。建安末年(215~219)属河间郡。
三国时期,高阳为魏地。黄初二年(221)隶属高阳郡。西晋泰始元年(265)隶属高阳国。
东晋时期,高阳于建兴四年十二月(317年1月)被后汉攻占,易国为郡,高阳为郡治,县属郡。从建武元年(317)至太元二十年(395),高阳先后被前赵、后赵、前燕、后燕等所据,归属不定。太元二十一年(396),高阳属北魏,沿置高阳郡,县属郡。
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和十年(486),高阳随郡改属瀛州。太和十八年(494)封高阳王。北齐天保元年(550)属北齐。北周建德六年(577)属北周。
隋开皇三年(583)罢高阳郡,县属瀛州,十六年(596)于高阳置蒲州,高阳为州、县治。大业三年(607年)改属河间郡,当年废任丘县,其西南部并入高阳县。
唐武德四年(621),在高阳置蒲州。贞观元年(627)废蒲州,高阳先后属瀛州、鄚州、范阳郡。开元十四年(726)置高阳军,为军治。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同光元年(923)于高阳置郡。
后晋天福元年(936),属契丹。
后周显德六年(959)归后周,仍隶属高阳郡。
宋至道三年(997)改属顺安军,高阳为军治。熙宁六年(1073),降高阳为镇,仍属顺安军。金天会七年(1129)置安州,治在高阳。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安州,葛城县省入高阳县,属顺天路。
元至元十二年(1275),属保定路安州。
明洪武元年(1368),高阳县属北平布政使司;明洪武三年(1371年),因为水涝,高阳由旧城(原高阳县城)西迁至丰家口(一说丰家裕。丰家口(裕)为运河渡口,在今高阳县圈头的西北面,高阳的东街一带)。洪武八年(1375)省入蠡县,十三年(1380)复置。明景泰年间,山东人鲁能知高阳县事。此人清正廉明,体察民情。甫上任便缉捕盗贼,修桥筑堤。修建庙学。1460年,鲁能修筑高阳城池。置四门,南城沾化门,北城迎恩门,东城东作门,西城西成门。天启四年(1624)高阳共有98个自然村,编为91个乡,设11社3屯。
清雍正二年(1724),高阳改属保定府。
据清雍正八年(1730)《高阳县志》载,时高阳县域东北部扩至今安新刘李庄,东南辖今任丘县的培里及河间县的龙关,西临清苑县东王庄。
光绪十年(1884),王家坨(今莘桥东部)和任丘的白洋等四个村,划归高阳,清苑县的王家庄也归属高阳。
1913年,属范阳道(次年改称保定道)。
1928年直属河北省。
1937年属河北省第六督察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高阳先后属抗日民主政府冀中区、冀中四专区、十专区、九专区、七专区、九专区和保定专区。
1948年,在高阳县设高阳市,下辖县城四街关及代家庄、南沙窝和北沙窝。
新中国成立后,高阳先后属河北省保定专区、保定地区和保定市。
1958年蠡县并入。
1960年改属保定市。
1961年复属保定专区。
1962年蠡县析出,高阳县复原制。
1994年保定地、市合并,属保定市。
1996年,高阳县面积487平方千米,人口约29.6万人,辖3个镇、6个乡:高阳镇、西演镇、庞口镇、邢家南乡、龙化乡、晋庄乡、小王果庄乡、蒲口乡、庞家佐乡。县政府驻高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高阳县常住总人口308850人,其中:高阳镇59039人、庞口镇44277人、西演镇43459人、邢家南乡33987人、晋庄乡30239人、蒲口乡22157人、小王果庄乡26306人、龙化乡27300人、庞家佐乡22076人。
2002年,高阳县面积496平方千米,人口约30.84万人。辖3个镇、6个乡,180个行政村。县政府驻高阳镇西大街2号。
2009年,撤销邢家南乡,设立邢家南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高阳县常住总人口345160人,其中:高阳镇78456人,庞口镇47139人,西演镇47624人,邢家南镇34972人,晋庄乡33888人,蒲口乡24079人,小王果庄乡28398人,龙化乡27294人,庞家佐乡23310人。
2013年,撤销晋庄乡,设立晋庄镇(冀民函[2013]245号)。
高阳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季风气候,海拔高度在123-563米之间,平均海拔457米左右,农业区平均海拔36000米左右。
高阳县境处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夏季炎热雨盛,秋季风清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高阳县境内年平均气温11·9℃。全年无霜期205天左右。高阳县内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为2637.8小时。
地名由来:《史记·五帝本纪》《索隐》曰:“宋忠云,颛顼名高阳,有天下号也。张晏曰,高阳者所兴地名也。”另一说,据《汉书·地理志》注:“应劭曰:在高河之阳”,故名。

精选留言

保定高阳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