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江区

余江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下游,东与鹰潭市月湖区、贵溪市接壤,南和金溪县相通,西界东乡县,北邻万年县、余干县。地处东经116°41′~117°09′,北纬28°04′~28°37′之间。南北长达75公里,东西宽28.65公里,最狭蜂腰地段仅17.5公里。

余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近50年年平均气温为17.6℃,其中一月份平均气温5.2℃,七月平均气温29.3℃。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12℃,年极端最低气温—15.12℃。年平均降水量1788.8毫米,最多年份降水量2543.0毫米,最少年份降水量980.7毫米,其中4~6月份平均降水量844.8毫米,7~9月份平均降水量350.9毫米。平均年日照时数1739.4小时,无霜期258天。


地貌

特征为南北高,逐渐向中部倾斜,丘陵面积108.5万亩,平原面积30.3万亩,山林面积58.68万亩,耕地48万亩(水田面积41.7万亩)。森林植被分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森林植被类型有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针阔混支林等,森林覆盖率为41.9%。信江在我县境内主要支流有白塔河、骨头港、黄庄河、划船港,流程115.3公里,流域面积826.59平方公里。


矿产

已探明的种类有镁、铁、瓷土、石英石、石灰石、辉绿岩、煤等20余种,其中硅矿石储量达1500万吨以上,石英含量达97%~99%。 风景优美。境内有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龙虎山规划的马祖岩、洪五湖景区,还有山青水秀香炉峰、幽静飘渺樟树谷、号称“江南第二峰”的吉泉峰,水随岩情、岩随湖走的“天鹅湖”,都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送瘟神纪念馆”、“果喜星宫”、“邹韬奋塑像”等人文景观,更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行政区划

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西省调整鹰潭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8〕23号)精神,于近日同意余江县撤县,设立鹰潭市余江区,以原余江县的行政区域为余江区的行政区域,余江区人民政府驻邓埠镇鹰南大道1号。

全县辖6个镇、5个乡:邓埠镇、锦江镇、潢溪镇、中童镇、马荃镇、画桥镇、平定乡、春涛乡、杨溪乡、洪湖乡、黄庄乡。共有23个居委会,、115个村委会。还有1个管委会,以及高公寨林场、水产场、大桥良种场、张公桥农场、塘潮源林场、青年农场、刘垦场等7个农垦场。

邓埠镇站前社区,四青社区,白塔社区,中洲路居民委员会,沿河社区,建设社区,三宋村,马岗村,西畈村,仪凤村,四青良种场,站前良种场,蔬菜良种,场倪桂管委会生活区
锦江镇兴安街居民委员会,东风街居民委员会,中心街居民委员会,东北街居民委员会,立新街居民委员会,塔前街居民委员会,流源村,联盟村,九亭村,乐泉村,黄壁村,前进村,民主村,洲和村,高峰村,团黄村,光荣村,团湖村,石港村,书院村,灌田村,铁山村,七都村,范家村
潢溪镇王家渡居民委员会,潢溪村,塔洲村,倪夏村,渡口村,店前村,桂林村,丁山村,金墩村,万山村,朝阳村,大林村,弋桥村,逄叶村
中童镇水上居民委员会,乘龙村,爱国村,瑶池村,徐杨村,云星村,九都村,徐张村,十都村,鸭塘村,程毛村,官塘村,中童良种场
马荃镇渔业居民委员会,马荃村,岩前村,青山村,管坊村,洪崖村,霞山村,林溪村,松山村,杨柳畲族村,金庄村,新店村
画桥镇红都居民委员会,大桥村,百子村,王坊村,画桥村,基墩村,葛家店村,南桥林场
平定乡会上居民委员会,平定村,耙石村,沙溪村,东脑村,店上村,双渔村,洪万村,井刘村,石艾村,前山村,洪桥村,弓塘村,兰田村
春涛乡红星村,滩头村,麻田村,东门村,硝坊村,印畈村,山岭村,山涛村,朱凤村,坞桥村,皇丰村,黄泥村,武昌村,罗坪村,洋源村,高坊良种场
杨溪乡夏梓村,杨溪村,璜源村,大塘村,江背村,塘井村,新危村,墩上村
洪湖乡天马居民委员会,板桥村,路底村,新湖村,水北村,塘桥村,苏家村,官坊村,东阳村,洪湖农林场
黄庄乡吉泉居民委员会,黄庄村,沙湾村,邱坊村,峨门村,兰岭村,马源村,藕塘村,东源村
余江县工业园区余江县工业园区
鹰潭市龙岗新区鹰潭市龙岗
高公寨营林场狮马源分场,象湾分场,桥头分场,跳上分场
刘家站垦殖场四分场一分场,二分场,三分场,五分场
邓家埠水稻原种场红旗分场胜利分场,安山分场,路口分场,场院分场,杨家分场
余江县水产场下官分场,珠琳分场
塘潮源林场塘潮源
张公桥农场张公桥
青年综合垦殖场青年农场
大桥农场大桥农场

地名由来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置安仁场,端拱元年(988年)升置安仁县。1914年因与湖南省安仁县重名,改名余江县,因境内有余水得名。

历史沿革

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人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疆土由古余汗所辖,属扬州。

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分属楚、吴、越三国。

秦始皇帝二十四年(前223年)属九江郡。

汉高帝四年(前203年)属淮南国。

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属庐陵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属鄱阳郡。

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由余江县析出,单独设置晋兴县;怀帝永嘉七年(313年)更名为兴安县,旋即被废,恢复为余汗县之晋兴乡。

南朝,陈文帝天嘉年间(550—566年),再次由余汗县划出,设置安仁县,属吴州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安仁县,复为余汗县之晋兴乡,属饶州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晋兴乡升格为长城县;武德八年撤长城县,复为晋兴乡。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改为安仁场;端拱元年(988年)安仁场升置为安仁县,属饶州,县城设锦江镇。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湖南安仁县同名而改称余江县,据考,因地处余水之北,故名。

1949年5月4日余江解放,由贵溪行署管辖;8月贵溪行署撤销,余江改属上饶行署;1962年县城由锦江镇迁至邓埠镇;1983年鹰潭市升格为省辖市,余江划为鹰潭市管辖。


经济

2011年,余江县完成生产总值60.1亿元。

精选留言

余江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