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区

章丘区位于山东省中部,济南市区东50公里处,北纬36°25′-37°09′,东经117°10′-117°35′之间。西邻济南市历城区,东连淄博市,南交泰安、莱芜市,东北与邹平县接壤,西北隔黄河与济阳县相望。南北长70公里,东西宽37公里,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市治明水,城区面积23.5平方公里。
胶济铁路、济青公路、济青高速公路、经十东路、章莱路、潘王路、0九路纵横贯通交错,四通八达。济南国际机场位于章丘境内,半小时车程可达京沪、京福高速公路,3小时车程可达青岛港口。
地名由来:《尔雅》:“上正章丘。”注:“顶平也。”可见章丘即指顶平的小山丘。另据《名胜志》引伏琛《齐记》云:“章亥有三女,溺死葬此,因名章丘。”
【地质】南部属鲁西隆起区,北部为济阳凹陷区,属旋扭性构造鲁西系的外旋层部位,南北向与北西向压扭性断层发育。这些断层的垂直错动与水平侧移,严重破坏了古代沉积地层的连续性。特别是文祖断层,两盘南北向位移15公里,使断层两侧在地形、地质和地下水源等方面,形成显著的东西差异。地质构造形成普遍为单斜岩层,以块断为主,褶皱少见。岩层走向北西60°,倾向北东30°,倾角7°~13°。各地质时代的地层发育齐全。山区自南而北分布为变质岩、石灰岩、页岩、煤层、火山喷出岩等,丘陵河谷和冲积平原则广泛分布泥岩,下部为淡水灰岩,上部为砂砾石层及各种土类。
【地形】地处泰沂山区北麓,与华北平原接壤,长城岭绵延于南,长白山矗立于东。地形自东南向西北倾斜。自南而北依次为山区、丘陵、平原、洼地,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30.8%、25.9%、30.7%和12.6%。最高峰为南部的鸡爪顶,海拔924米;最低处系北部辛寨乡朱家洼一带,海拔15米。
章丘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季风区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雪少干冷。年均日照2647.6小时,日照率60%;年均气温12.8℃,高温年13.6℃,低温年11.7℃;年平均降水量600.8毫米,一般为500~700毫米。季风,因受地势影响,反映不明显,除5月份以C(静风)及SSW(南南西)为主导风向,其他月份以C(静风)及ESE(东南东)为主导风向,相对湿度为65%,最高年均73%、最低年均59%。无霜期192天,最长218天、最短167天。
境内大部地区属小清河水系,东南部少数山区属大汶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黄河、小清河、绣江河,东、西巴漏河,漯河、巨野河等。黄河为西北界河,从历城区大沙滩西南入境,至黄河乡常家庄入邹平县,过境河段27.08公里,年均径流量425亿立方米。小清河位于西北部,从历城区北柴家庄东北入境,至水寨镇小贾庄入邹平县,过境河段18.8公里,年均径流量7.77亿立方米。绣江河,源于明水百脉泉,全长32.8公里,最后注入小清河。东巴漏河,在东南部,属季节河,源于淄博市博山区,由石门入境,至相公庄镇寨子入漯河,全长34.4公里。西巴漏河,在中南部,属季节河,源于垛庄镇四角城北坡,至绣惠镇金盘村,北入绣江河,全长68.8公里。漯河,于相公庄镇龙湾头上接东巴漏河,至刁镇东北入芽庄湖,全长28公里。巨野河,西支源于历城区大龙堂拔槊泉,东支源于北曹范村西,两支在龙山镇北汇入杜张水库,全长46.8公里。主要湖泊白云湖,在西北部,总面积17.4平方公里,水面积7.5平方公里,水深1~3米。芽庄湖,在市东北角,总面积5.38平方公里,水面积2.17平方公里,水深一般1.9米。
【行政区划】
章丘区辖6个街道、14个镇:明水街道、双山街道、龙山街道、枣园街道、埠村,街道、圣井街道、官庄镇、辛寨镇、曹范镇、普集镇、相公庄镇、绣惠镇、刁镇、水寨镇、垛庄镇、文祖镇、高官寨镇、白云湖镇、宁家埠镇、黄河镇,908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00.8万。
明水街道 明二居委会浅井村,吕家村,查旧村,张家村,聂家村,侯家村,禹家村,孟家村,后营村,西营村,前营村,中营村,牛牌村,河南村,郑家村,三盘村,三义村,四盘村,宋家磨村,宫王村,绣源村,樊家村,辛庄村,牛王村,山阳东村,山阳西村,柳沟村,王家寨村,岗子村,钓鱼台村,杲家坡村,东石河村,西石河村,官道店村,太平村,王东村,王中村,王西村,明一村,明三村,明四村,绣水村,眼明堂村,廉坡村,砚池村,湛汪村
双山街道 旭升村,木厂涧村,横沟村,白泉村,东沟头村,西沟头村,西琅沟村,陔庄村,滕朋村,马安村,鲍庄村,南涧溪村,三涧溪村,贺套村,双山村,东琅沟村,李家埠村,杨胡村,山东经济学院明水校区社区山东技师学院社区
枣园街道 曹庄村,明山村,北皋埠村,南皋埠村,大站村,小义田村,大义田村,后枣园村,贾庄村,洛庄村,垛庄村,张辛村,辛旺村,牛旺村,朱各务村,吉祥村,石皋村,史家村,王曹村,万新村,庆元村,温家村,胡迪村,季官村,东类村,西类村,白塔村,北毕村,前斜村,后斜村,三田村,马芦村,干桥村,上河村,下河村,陈家村
龙山街道 龙一村,龙二村,龙三村,龙四村,孙家村,田家村,四户村,崔家村,张胡村,东王村,西王村,兰家村,杜家村,杜张村,大官村,山城村,杲家村,丁家村,芽庄村,权中村,权东村,权北村,权西村,西曹村,东曹村,范家村,大城后村,西城后村,高家村,南洼村,南小村,东洼村,岗子村,便家村,城角头村,闫家村,霍八村,苇陀村,师小村,党家村,宋家埠村,东石村,黄桑院村,乐林村,甄家村,黄家村,王小村,西石村,西党村,辛庄村,李官庄村,胡家村,辉柳村,付家村,苏官村,焦家村,董西村,董东村,任家村,冯家村,王尔村,贾而村,乔家村,付家店村,西沟头村,辛店村,丁王村,大李村,李八村,魏李村,西马村,廿里堡村,西李村,程家村,何家村,于张村
埠村,街道 埠东村,埠西村,月宫村,杨家巷村,大冶村,夏庄村,彭家庄村,翟家庄村,沙湾村,长青村,南凤村,北凤村,东鹅村,西鹅村,徘徊村,太平村,刘台村
圣井街道 官庄村,寨子村,张官村,孟阿村,东姚村,西姚村,孟家坞村,王家坞村,阎家坞村,杨家村,小雷村,大雷村,宋上村,毕家坡村,郭家村,南栗园村,周家村,小冶村,甄上村,小辛村,南罗村,北栗园村,宋李福村,丁李福村,张家村,梅家村,睦里村,黄土崖村,杜家村,蒋家村,陈家村,黄家村,湖广院村,大柳树村,蔡家村,菜园村,孔辛村,黄辛村,刘家村,孙侯村,西省村,东省村,毕杨村,张已郎村,吴辛村,王侯村
普集镇 王家村,普西村,普中村,普东村,河堤村,乐家村,东河北村,西河北村,侯家村,周家村,海东村,海西村,传李村,焦家村,池子头村,博平村,上皋村,北辛村,白云村,北三山峪村,南三山峪村,万山村,祖营坞村,龙华村,东埠村,西埠村,曹家村,于家村,大柏村,坦上村,南孙村,河沟村,北孙村,上柏村,水坡村,陈朴村,西洼村,东珠村,西珠村,小院村,大院村,苏家村,小柏村,杨家村,常朴村,水泉村,大佛村,小佛村,孟白村,盖州村,王庄村,西山村,瓦屋村,麻秸村,窝陀村,小辛村,龙王寨村,井泉村,袭家村,桥子村,许河村,石棚村,肖家村,孙家村,董赵村,孙赵村,高赵村,刘河村
绣惠镇 东关南村,东关北村,东南隅村,东北隅村,西北隅村,西南隅村,西关村,南关村,北关村,大张村,箭刘村,苗家村,寨子村,杜洪李村,大高村,小高村,石家村,乔家村,马家村,沙埠村,安家村,路家村,花园村,华家村,南河村,北河村,时家园村,绿竹园村,王金村,小张村,全福村,鲁家园村,回一村,回二村,回三村,回四村,回东村,崖南村,康陈村,南套村,北套村,耿家村,回北村,夏家磨村,崖北村,茂李村,大夫村,石家堰村,山东村,山南村,山西村,山北村,太平村,三星村,西皋村,金盘村,渔张村,船南村,船北村,闫家村,南刘村
相公庄镇 桑园村,相一村,相二村,相三村,相四村,相五村,相六村,相七村,睦里村,赵家村,寨子村,七郎院村,亭子村,李家村,房庄村,南王村,曹孟村,蔡庄村,皋东村,皋西村,巡检村,辛家村,韩家村,季家村,郝一村,郝二村,王庄村,李三村,豆辛村,梭庄村,姜套村,孙家村,大魏李村,小魏李村,齐家村,凤林村,罗家村,时家村,丁家村,顶庄村,腰庄村,横山村,马家村,河滩村,大康村,靖家村,十九郎村,颜家村,道流村,鞠家村,周家村,魏家村,河庄村,牛一村,牛二村,小康村,袁庄村
垛庄镇 南垛庄村,北垛庄村,石匣村,胡枝子村,桥子村,东峪村,南峪村,温桑村,上琴子村,下琴子村,黄沙埠村,邵庄村,圣水泉村,东立虎村,西立虎村,北石屋村,南石屋村,北明村,南明村,西庵村,蒲皇村,下秋林村,上秋林村,石子口村,官营村,岳滋村,四角城村,团园沟村,小石屋村,十八盘村,西车厢村,东车厢村,上射垛村,中射垛村,大射垛村,南射垛村,下射垛村,东麦腰村,西麦腰村,南麦腰村,北麦腰村,山圣圈村
水寨镇 水南村,水北村,郝家楼村,王家桥村,隗家村,范家村,赵官桥村,康家村,南辛村,彭刘村,孟庄村,门东村,门口村,苑李村,高高村,鲁高村,马高村,季周村,北范村,狮子口村,北张村,贾庄村,辛丰村,张林村,东殿村,西殿村,罗绫村,赵百户村,垛寨村,托寨村,郑家村,太平村
文祖镇 文祖东村,文祖南村,文祖北村,甘泉村,马家峪村,分水岭村,三德范东村,三德范西村,三德范南村,三德范北村,三元村,长水村,东窑头村,西窑头村,东王黑村,西王黑村,水河村,大寨村,青野村,黑峪村,东田广村,西田广村,三槐树村,石子口村,东张村,郭家庄村,朱公泉村,石斑鸠村,双龙村,黄露泉村,鹁鸽崖村,水龙洞村
刁镇 旧东村,旧西村,旧南村,旧北村,柴家村,时前村,时东村,时北村,王三村,王四村,王福村,索家村,崔高村,堤张村,邵庄村,王官村,尹家村,左家村,溪柳村,张官村,前刘村,刁西村,巩家村,白衣村,沈家村,刁东村,后刘村,裴家村,周贾村,刘官村,李家村,道口村,小辛村,南芽村,董家村,北芽村,潘家村,请十户村,崔家村,田福村,田官村,韩庄村,阚家村,山河村,夏侯村,茄庄村,炭张村,山陈村,小坡村,曹庄村,吴家村
曹范镇 北曹范村,马庄村,大有村,富家村,龙埠村,吕家村,大驼沟村,小驼沟村,潘家埠村,于家埠村,宋家埠村,高家埠村,叶亭山村,郝亭山村,邢亭山村,济凤村,南曹范村,寨山后村,北邓村,南邓村,东峪村,西峪村,宋庙村,东陡道村,西陡道村,卢张村,黑峪村,井泉村,赵庄村,庙岭村,太平村,清泉村,聘贤村,赵岭村,小泉村,凹峪村,布站村,没口村,孟张村,东横河村,南横河村,北横河村,黄石梁村,瓦口岭村,大北头村,小北头村,中楼子村,公益牌村
白云湖镇 小湖南村,石珩北村,石珩西村,石珩东村,石珩村,娥女沟村,白云村,牛码村,章历村,陈家庄村,苏家码头村,杨家庄南村,杨家庄北村,郑家码头村,高桥村,靠河林村,张家庄村,韩家码头村,齐家村,黄家塘村,李家码头村,高家村
高官寨镇 辛庄村,马庄村,和庄村,宗家村,东胡村,南孟村,中孟村,北孟村,车家村,尚家村,唐头村,傅家村,相公庄村,张家村,柏家村,于家村,洛坡河村,高官寨村,马住庄村,朱家村,魏化林村,东庵村,梨珩村,崔官庄村,庞家村,王家村,杜家村,单家村,司家村,姜古庄村,孙刘李村,官庄村,罗家村,传辛村,新黄村,黄家村,石杨村,姜家村,西胡村,席家村,胡岸村,三山村,王店村,果园村,曹家村,胥家村,十东村,十西村,火石村,蒋家村,徐家寨村,南寺村
宁家埠镇 宁一村,宁二村,宁三村,西埠村,王推村,大桑村,小桑村,徐家村,荐家村,刘家村,袁辛村,明家村,马东村,马西村,马南村,马北村,大桑树村,向高村,支宋村,张码村,刘道村,郭码村,时码村,闫码村,宋码村
官庄乡 官庄村,吴家村,徐家村,天尊院村,张庄村,三赵村,养军店村,韩家村,南辛村,东矾硫村,东张村,西矾硫村,台头村,大闫满村,小闫满村,王官村,郑家村,任家村,古宅村,朱家峪村,李家庄村,张家庄村,徐家井村,亮甲坡村,栗家峪村,兴隆官庄村,闫家峪村,水峪村,天井村,郭家楼村,东八井村,西八井村,孟家峪村,青野村,弓角湾村,矿井村,赵八洞村,盆崖村,石匣村,西南峪村,池凉泉村,马闹坡村,法家峪村,田家柳村,毕家柳村,王家柳村,常三行村,石门村,响水泉村,双水泉村,三角湾村,西周峪村,北王庄村,三台庄村,下白秋村,中白秋村,上白秋村,冯张宅村,小辛庄村,渔湾村
辛寨乡 辛一村,辛二村,辛三村,颜家村,孙法村,院头村,刘王寺村,小高村,大高村,张闸村,泥桥村,干刘村,青杨林村,黄家村,朱东村,朱西村,沙罗村,辛庄村,王胡村,史家村,东曹胡村,西曹胡村,北口村,西口村,张家村,逯家村,巷道村,吉家村,胡家村,魏家村,张邢村,赵邢村,仪张村,南太平村,鲍家村,冯家村,兴刘村,李家村,田家村,柳塘口村,辛东村,辛西村,常家村,漯河村,高明村,西太平村
黄河乡 唐王村,徽宗村,赵家村,张古尤村,钱家村,吕寨村,卢家村,高家村,王高村,董高村,杜高村,临济村,张官村,前营村,后营村,黄徐村,马徐村,曹徐村,西官村,东官村,周家村,店子村,郭中寨村,华庄村,樊家村,吴寨村,蒋家村,南房村,北房村,东王常村,西李村,东李村,王寨村,夏家村,见寨村,逯家村,东南李村,油坊村,刘元村,东野村,西野村,饮马村,杏园村,北范村,二图村,花红村,毛店村,侯家村,贾姑庵村,大寨村,新街村,金王村,西王常村,东邢村,石李村,何王村,南李村,杨桥村,北李村,字王村,穆张村,岳家村,马家村,王圈村,曲家村,西张村,东张村,常家村,杨家村,北赵村,刘家村,范园村
【历史沿革】
商代,东、北部为蒲姑国。商末,西部为谭国(都今龙山镇城子崖)。
春秋时期,先后为谭国和齐国诸侯封地赖邑、宁邑、台邑、崔邑。战国,属田齐。
秦,属济北郡。
西汉,属青州部济南郡(治东平陵城)。汉景帝四年(前153年),首次置县称阳丘(治回军镇,绣惠镇回村)等。
东汉时,中部为阳丘县,北部为菅县、猇县,南部为土鼓县。后阳丘、猇县并入东朝阳县。
魏晋时期,东朝阳县属乐安国。
南北朝刘宋,改东朝阳县为朝阳县,属齐郡。
北齐,废朝阳县置高唐县(治回军镇)。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高唐县迁治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以博州亦有高唐,改为章丘县”,取县北山章丘为名。
唐贞观元年(627年),属河南道齐州济南郡。
宋、金,属济南府。
元,属山东东路西南道济南路总管府。
明、清,皆属济南府。
民国初,属岱北道。民国3年(1914年),改属济南府。
1945年8月,划为章丘、章历2县,属泰山专区。
1950年4月,两县划归淄博专区。
1953年9月,章历县并入章丘县(治旧章丘城,绣惠镇驻地),划归泰安专区。
1958年8月,县治迁明水。同年11月,泰安专区撤销,属济南市。
1961年5月,泰安专区恢复,又划归泰安专区。
1979年1月,复属济南市。
1992年8月,撤章丘县设章丘市(县级)。
1995年10月30日,撤销后寨乡、曹范乡、党家乡,设立圣井镇、曹范镇、党家镇。
1996年12月25日,撤销白云湖乡、高官寨乡、宁家埠乡,设立白云湖镇、高官寨镇、宁家埠镇(鲁政函民字[1996]61号)。至此,章丘市辖17个镇、5个乡:明水镇、普集镇、相公庄镇、绣惠镇、刁镇、水寨镇、龙山镇、枣园镇、埠村镇、垛庄镇、文祖镇、高官寨镇、白云湖镇、宁家埠镇、党家镇、圣井镇、曹范镇、黄河乡、辛寨乡、阎家峪乡、官庄乡、旭升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章丘市常住总人口977324人,其中,明水镇154000人,普集镇57374人,相公庄镇61487人,绣惠镇56453人,刁镇64289人,水寨镇35998人,龙山镇25992人,枣园镇33881人,埠村镇、33015人,垛庄镇30546人,文祖镇45103人,高官寨镇53756人,白云湖镇32932人,宁家埠镇33126人,党家镇32805人,圣井镇37605人,曹范镇36507人,黄河乡52842人,辛寨乡35552人,闫家峪乡24090人,官庄乡26185人,旭升乡13786人。
2001年末,全市总面积1855平方千米。总人口98.7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89万人。辖20个乡镇,2个街道,908个行政村。
2002年末,全市总面积1855平方千米。总人口98.9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27万人。辖2个街道、16个镇、4个乡:明水街道、双山街道、普集镇、相公庄镇、绣惠镇、刁镇、水寨镇、龙山镇、枣园镇、埠村镇、垛庄镇、文祖镇、高官寨镇、白云湖镇、宁家埠镇、党家镇、圣井镇、曹范镇、闫家峪乡、官庄乡、黄河乡、辛寨乡。共有908个行政村。
2003年末,全市总面积1855平方千米。总人口98.9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61万人。少数民族8519人。辖22个乡(镇、办事处),908个行政村。
2005年,撤销龙山镇、党家镇,设立龙山街道,街道驻原龙山镇政府驻地;撤销枣园镇,设立枣园街道,街道驻原枣园镇政府驻地;撤销埠村镇、,设立埠村,街道,街道驻原埠村镇、政府驻地;撤销圣井镇,设立圣井街道,街道驻原圣井镇政府驻地;撤销阎家峪乡,并入官庄乡。(鲁政函民字〔2005〕36号)
2010年,撤销官庄乡、辛寨乡,设立官庄镇、辛寨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章丘市常住总人口1064210人,其中,明水街道163072人,双山街道121487人,枣园街道32784人,龙山街道57558人,埠村,街道33376人,圣井街道42626人,普集镇56653人,绣惠镇55158人,相公庄镇58227人,垛庄镇28086人,水寨镇34170人,文祖镇41758人,刁镇62031人,曹范镇33225人,白云湖镇33315人,高官寨镇49512人,宁家埠镇31030人,官庄镇47091人,辛寨镇32814人,黄河乡50237人。
2011年,撤销黄河乡,设立黄河镇,镇政府驻吕寨村(鲁政函民字〔2011〕53号,济政字〔2011〕44号)。调整后,全市辖6个街道、14个镇:明水街道、双山街道、枣园街道、龙山街道、埠村,街道、圣井街道、普集镇、绣惠镇、相公庄镇、垛庄镇、水寨镇、文祖镇、刁镇、曹范镇、白云湖镇、高官寨镇、宁家埠镇、官庄镇、辛寨镇、黄河镇。市政府驻明水街道。
2015年,撤销普集镇、绣惠镇、相公庄镇、文祖镇、官庄镇,设立普集街道、绣惠街道、相公庄街道、文祖街道、官庄街道(鲁政函民字〔2015〕18号,8月31日济政字〔2015〕38号)。2015年末,章丘市辖11个街道、9个镇(合计20个),16个居委会、905个村委会(合计921个)。
2016年,将章丘市高官寨镇东至徐寨村,东(南接孙唐路),北至省道321线,南至历城区界,西至黄河(胡家岸村)范围(包括:王店村、果元村、三山村、十东村、十西村、火石村、蒋家村、南寺村、徐寨村、曹家村、胥家村、胡家岸村、孙刘李村,及济钢农场),划归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代管(以3月1日为划转工作起始交接日)。
2016年,《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155号):同意撤销县级章丘市,设立济南市章丘区,以原县级章丘市的行政区域为章丘区的行政区域,章丘区人民政府驻双山街道府前大道287号。

精选留言

济南章丘区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