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

安溪县,古称清溪,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厦、漳、泉闽南金三角西北部,隶属泉州市。县域范围东经117°36′~118°17′,北纬24°50′~25°26′,东接南安市,西连华安县,南毗同安区,北邻永春县,西南与长泰县接壤,西北与漳平市交界。全县总面积3057.28平方千米,辖24个乡镇460个村居,人口108万,有汉族、畲族等多个民族,通行普通话与闽南语,以茶业闻名全中国,号称中国茶都。
安溪县是“国家级园林县城”,素有“龙凤名区”之美誉,全县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其中以清水岩、文庙、城隍庙最为著名。
安溪县以茶业闻名全中国,号称中国茶都。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发源地,位居中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安溪铁观音,名扬四海,香溢五洲,已成为中国茶叶第一品牌,也成为福建省一张亮丽名片。安溪还是“中国藤铁工艺之乡”,工艺品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中国同类产品交易额40%。

安溪县属南、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地形地貌之差异,形成内外安溪明显不同气候特点。东部外安溪属南亚热带,年平均温度19~21℃,年降雨量1600毫米,夏季长而炎热,几乎占近半年时间,冬季短暂而无严寒,农作物一年可三熟;西部内安溪山峦起伏,地形错综复杂,受西北方气流影响较大,加上山脉走向各不相同,坡谷地形成复杂气候状况,夏秋局部多雷阵雨,故有“隔山不同风,同时不同雨”之说。年平均温度在16~18℃,年降雨量1800毫米,全年四季分明,夏季不酷热,秋季冷得较早,春季来得稍迟,农作物常受“三寒”(春寒、梅寒、秋寒)危害,一般一年只有两熟,生长比外安溪普遍迟一个节气。

地名由来:《八闽通志》卷2《地理·郡名》:安溪县“旧名清溪,以县治前有溪清莹环绕,故名。宋宣和中盗起陆州清溪洞(按,此所谓‘盗’是封建统治者对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的诬蔑),时恶其名,改为安溪”。

【行政区划】
安溪县辖13个镇、11个乡:凤城镇、湖头镇、蓬莱镇、官桥镇、剑斗镇、城厢镇、魁斗镇、金谷镇、龙门镇、西坪镇、虎邱镇、感德镇、芦田镇、湖上乡、尚卿乡、大坪乡、龙涓乡、长坑乡、蓝田乡、祥华乡、桃舟乡、参内乡、白濑乡、福田乡,共有19个社区、3个居委会,、435个行政村。

凤城镇 下西社区,祥都社区,祥云社区,凤山社区,东岳社区,朝阳社区,先声社区,凤明社区,东北社区,小东社区,上西社区,南街社区,龙湖社区,北石社区,华新社区,朝凤社区,湖滨社区,城东社区,文昌社区,登科社区,华凤社区,美法村,吾都村,上山村,同美农场
蓬莱镇 蓬莱居委会,鹤厅村,龙溪村,吾邦村,龙居村,温泉村,上西村,上智村,上东村,福山村,登山村,鸿福村,蓬星村,植洋村,岭美村,岭南村,岭东村,彭格村,中芹村,竹林村,蓬溪村,联中村,美滨村,鹤前村,联盟村,蓬新村,新林村,新美村,新坂村,寮海村,礤内村
湖头镇 宗城社区,下东社区,四角井社区,湖一村,湖二村,湖三村,湖四村,大埔村,半岭村,溪美村,福寿村,前山村,汤头村,横山村,前溪村,后溪村,埔美村,山都村,高山村,云林村,郭埔村,许前村,东埔村,产贤村,桥头村,竹山村,上田村,美溪村,半山村,下坑村,丁贤村,美坂村,湖头茶场
官桥镇 官桥居委会,官桥村,官郁村,仁宅村,莲美村,莲兜美村,仁峰村,碧一村,碧二村,仙都村,吾宗村,岭头村,燎原村,恒美村,草坂村,洪塘村,赤岭村,驷岭村,善坛村,内村,新春村,石岩村,石林村,上苑村,山珍村,马狮村,善益村,新厅村,益林村,芹石村
剑斗镇 红星村,月星村,福斗村,前炉村,双洋村,东阳村,剑斗村,后井村,圳下村,仙荣村,御屏村,潮碧村,云溪村,举口村,尚山坑场小示场
城厢镇 茶都社区,龙凤社区,茗城社区,雅兴村,码头村,上营村,同美村,勤内村,光德村,仙苑村,团结村,霞保村,中标村,古山村,南坪村,土楼村,路英村,石古村,砖文村,员宅村,过溪村,涝港村,墩坂村,玉田村,经兜村,经岭村,南英村,冬青场
金谷镇 金谷村,金东村,金山村,汤内村,华芸村,芸美村,尚芸村,景坑村,河山村,河美村,美洋村,东洋村,深洋村,洋中村,溪榜村,元口村,三元村,洋内村,丽山村,渊兜村,中都村,田头村,山岭村,大演村
龙门镇 龙门村,龙山村,龙美村,翠坑村,金狮村,洋坑村,桂瑶村,桂林村,观山村,湖山村,炙坑村,溪坂村,溪内村,溪瑶村,仙地村,仙东村,仙西村,仙凤村,和平村,白芸村,榜头村,大生村,后坂村,山美村,光孝村,寮山村,榜寨村,美卿村,美顶村,美内村,山头村
虎邱镇 湖邱村,湖东村,湖西村,竹园村,芳亭村,金榜村,仙景村,美亭村,福井村,文美村,少坑村,林东村,高村,石山村,双格村,罗岩村,美庄村,双都村,良种场竹园林场
芦田镇 芦田村,鸿都村,招坑村,内地村,红村,朝阳村,三洋村,云山村,石盘村,福岭村,芦田茶场
感德镇 潘田村,华地村,大坂村,福德村,炉地村,岭西村,尾厝村,洪佑村,洋山村,五甲村,大格村,槐川村,槐东村,槐植村,槐扬村,霞云村,霞中村,霞春村,霞庭村,岐阳村,石门村,龙通村
魁斗镇 魁斗村镇、西村,贞洋村,钟山村,佛仔格村,尾溪村,凤山村,奇观村,鲁藤村,蓬庭村,溪东村,大岭村,黎山场翁后场
西坪镇 西华居委会,西坪村,阳星村,内山村,尧山村,后格村,百福村,湖岭村,尧阳村,南岩村,上尧村,松岩村,留山村,平原村,赤水村,宝潭村,珠洋村,柏溪村,柏叶村,龙地村,龙坪村,西原村,宝山村,大垅格村,内社村,盖竹村,赤石村
参内乡 镇中村镇、东村,祜水村,美塘村,大厝村,参山村,圆潭村,罗内村,坑头村,岩前村,田底村,洋乌内场
白濑乡 白濑村,上格村,下镇村,长基村,寨坂村
湖上乡 珍地村,雪山村,湖上村,横坪村,盛富村,上路村,黄武村,格头村,沙堤村,飞新村,飞亚村,长林村
尚卿乡 科洋村,科山村,科名村,黄岭村,青洋村,银坑村,中山村,中兴村,后福村,圆德村,灶坑村,灶美村,翰苑村,翰卿村,新楼村,尤俊村,福林村,徐州村
大坪乡 大坪村,萍州村,福美村,双美村,前洋村,香仑村,帽山村
龙涓乡 下洋村,山后村,西兴村,福昌村,福都村,福黎村,培福村,玳堤村,黎山村,钱塘村,宝都村,吉山村,后田村,长塔村,举源村,举溪村,安美村,长新村,内灶村,灶坪村,赤片村,美岭村,山坛村,芹山村,鹤林村,半林村,龙房村,碧岭村,珠塔村,石塔村,湖陵村,新岭村,新民村,庄灶村,连祠村,崎畲村
长坑乡 南洋村,衡阳村,西溪村,小西村,青苑村,云集村,云一村,云二村,南斗村,玉美村,玉南村,扶地村,月眉村,山格村,水缸村,长坑村,华美村,下林村,文坪村,珍田村,福春村,珊屏村,田中村,玉湖村,三村,祥泉村,长坑茶场
蓝田乡 益溪村,益岭村,内春村,蓝二村,蓝田村,蓝一村,尚忠村,乌殊村,进德村,后清村,黄柏村,乌土村,九礤村,湖坂村,山内寨村,兰田茶场
祥华乡 祥华村,河图村,福新村,和春村,祥地村,福洋村,东坑村,小道村,后洋村,珍山村,崎坑村,白坂村,白玉村,白珩村,美仑村,美西村,新寨村,石狮村,旧寨村,郑坑村
桃舟乡 桃舟村,下格村,莲山村,达新村,吾培村,康随村,南坑村,棠棣村
福田乡 丰田村,白桃村,丰都村,尾洋村,双垵村,福前农场

【历史沿革】
安溪,周属七闽地。春秋战国属越地。秦属闽中郡地。西汉高祖五年(前202) ,无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闽越王,属闽越国地。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因闽越国不断举兵侵百越,汉兴师问罪,废除闽越王封号,并先后封两王(越繇王与东越王)以共领故闽越国地。元封元年(前110),东越王叛汉被杀,汉改封越繇王为东成侯,并命军吏徙闽越民于江、淮间。始元二年(前85年),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自立冶县,安溪属冶县。
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260),以南部都尉地为建安郡,增设东安县,安溪属东安县。
晋太康三年(282),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安溪属晋安县。
南朝宋泰始四年(468),改晋安郡为晋平郡。齐仍为晋安郡。梁天监中析晋安郡置南安郡。安溪属南安郡晋安县。
隋开皇九年(589),改南安郡为南安县,安溪属南安县。

唐武德元年(618),南安县属建州。五年析建州南安故郡地置丰州。贞观九年(635),丰州并入泉州(即今福州)。安溪仍属南安县。嗣圣元年(684),析泉州之南安、莆田、龙溪置武荣州,属武荣州南安县。景云二年(711),改武荣州为泉州(即今泉州),天宝元年(742),改泉州为清源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泉州。安溪一直属南安县。
唐咸通五年(864),划南安县西界两乡始置小溪场,属南安县。后周显德二年(955),小溪场监詹敦仁向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申请建县获准,以境内溪水清澈之意,命名清溪县,属清源军。
宋乾德二年(964),清源军改为平海军。清溪县属平海军。太平兴国三年(978),乃复为州。清溪县属泉州。
宋宣和三年(1121),厌其名与浙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方腊起义地)同音,取溪水安流才能太平之意,改清溪为安溪,属泉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安溪县属泉州路总管府。大德元年(1297),置福建平海行中书省,以泉州为治所。属泉州。二年改泉州路为泉宁府,不久泉宁府复改泉州路。安溪县属泉州路。至正十八年(1358),复立泉州分省,后复为路,安溪县属泉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泉州路改为福建行省泉州府。九年,福建行省改为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安溪县属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
清沿明制,安溪县仍属泉州府。
清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翌年(1912),成立中华民国,改为民国纪年,并废府、州、厅,福建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全省分为东路、西路、南路、北路四道;3年6月,依原辖区域置闽海、厦门、汀漳、建安四道;安溪县先后属南路道、厦门道。
民国16年废道。福建省实行省、县二级地方政制。安溪县直隶福建省。
民国22年11月,十九路军于福州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将福建划为闽海、延建、兴泉、龙汀四省和福州、厦门两特别市,安溪县属兴泉省。23年1月,福建人民政府失败,所设四省取消,安溪县仍隶福建省。是年7月,福建省政府遵照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训令,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将全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安溪县隶属第五行政督察区。24年10月,全省改为7个行政督察区和厦门市,安溪县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进军福建。8月17日福州解放,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8月31日安溪县城解放,9月正式成立安溪县人民政府。是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全省划为8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安溪县隶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之后,行署名称略有更改,先后隶属泉州行署
、晋江区专员公署、晋江专署、晋江地区行政公署。
1986年1月,泉州市升格为地级市,安溪县隶属泉州市。
1990年,安溪县域东西长74公里,南北宽63公里,总面积3057.28平方公里,是泉州市幅员最辽阔的县份。
1991年11月,城厢、金谷、感德、虎邱、龙门、芦田6个乡改为镇。
1992年8月,西坪、魁斗2乡改为镇。1992年末,全县辖13个镇、11个乡和10个国营农、林、茶场(福前农场、同美农场、虎邱良种繁殖场、丰田林场、半林林场、白濑林场、竹园林场、联发林场、芦田茶场、湖头茶场),430个行政村、14个居委会。
1996年,省民政厅批复同意丰田乡更名为福田乡。
1997年,省民政厅批复同意福田乡政府驻地从庵兜迁移至场前。安溪县面积3057.3平方千米,人口约101.5万人,辖13个镇、11个乡:凤城镇、湖头镇、蓬莱镇、官桥镇、剑斗镇、城厢镇、魁斗镇、金谷镇、龙门镇、西坪镇、虎邱镇、感德镇、芦田镇、湖上乡、尚卿乡、大坪乡、龙涓乡、长坑乡、蓝田乡、祥华乡、桃舟乡、参内乡、白濑乡、福田乡。县政府驻凤城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安溪县常住总人口1011437人,其中:凤城镇68232人,蓬莱镇68315人,湖头镇75917人,官桥镇73997人,剑斗镇40870人,城厢镇65233人,金谷镇43552人,龙门镇61328人,虎邱镇44089人,芦田镇14945人,感德镇51068人,魁斗镇25734人,西坪镇54323人,参内乡24511人,白濑乡8229人,湖上乡23066人,尚卿乡37142人,大坪乡16077人,龙涓乡62207人,长坑乡77700人,蓝田乡24330人,祥华乡30927人,桃舟乡11210人,福田乡8435人。
2003年末,安溪县总户数260796户,总人口10637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7838人。辖凤城、蓬莱、湖头、官桥、剑斗、城厢、金谷、龙门、虎邱、芦田、感德、魁斗、西坪13个镇和参内、白濑,湖上、尚卿、大坪、龙涓、长坑、兰田、祥华、桃舟、丰田11个乡,25个居委会,、435个行政村。各乡镇人口:凤城镇66949人,蓬莱镇76784人,湖头镇79718人,官桥镇85066人,剑斗镇45474人,城厢镇72903人,金谷镇50556人,龙门镇68997人,虎邱镇49884人,芦田镇15868人,感德镇54519人,魁斗镇26759人,西坪镇55634人,参内乡27445人,白濑乡9743人,福田乡8812人,湖上乡25511人,尚卿乡39950人,大坪乡17918人,龙涓乡68423人,长坑乡82453人,蓝田乡25808人,祥华乡31283人,桃舟乡11804人。
2005年,安溪县辖凤城、湖头、蓬莱、官桥、剑斗、城厢、魁斗、金谷、龙门、西坪、虎邱、感德、芦田13个镇,湖上、尚卿、大坪、龙涓、长坑、蓝田、祥华、桃舟、参内、白濑、福田11个乡,共有19个社区、3个居委会,、435个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安溪县常住总人口977435人,其中:凤城镇103920人,蓬莱镇55844人,湖头镇74004人,官桥镇65630人,剑斗镇40363人,城厢镇86142人,金谷镇35822人,龙门镇57294人,虎邱镇43039人,芦田镇12051人,感德镇53293人,魁斗镇21216人,西坪镇45750人,参内乡20959人,白濑乡8301人,湖上乡19615人,尚卿乡28468人,大坪乡11785人,龙涓乡57000人,长坑乡65648人,蓝田乡19878人,祥华乡33495人,桃舟乡10544人,福田乡7374人。

精选留言

泉州安溪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