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简介概况

岳阳市位于湖南东北部,素称“湘北门户”。地处北纬28°25′33″~29°51′00″,东经112°18′31″~114°09′06″之间。东邻江西省铜鼓、修水县和湖北省通城县;南抵湖南省浏阳市、长沙市、望城县;西接湖南省沅江县、南县、安乡县;北接湖北省赤壁、洪湖、监利、石首县(市)。
岳阳市处在东亚季风气候区中,气候带上具有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性质,属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季节性强;热量丰富,严寒期短、无霜期长,春温多变,盛夏酷热;雨水充沛,雨季明显,降水集中;“湖陆风”盛行,“洞庭秋月”明;湖区气候均一,山地气候悬殊。年平均降水量为1289.8~1556.2毫米,呈春夏多、秋冬少,东部多、西部少的格局,春夏雨量占全年的70%~73%,降雨年际分布不均,最多达2336.5毫米,降雨少的年份只有750.9毫米。年平均气温在16.5~17.2℃之间,极端最高气温为39.3~40.8℃,极端最低气温为-11.4~-18.1℃。城区年平均气温偏高,为17.0℃。年日照时数为1590.2~1722.3小时,呈北部比南部多、西部比东部多的格局。年无霜期256~285天。市境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北偏北风,年平均风速为2.0~2.7米/秒。生长季中光热水充足,农业气候条件较好。



行政区划

现辖湘阴县、岳阳县、华容县、平江县4个县,代管汨罗市、临湘市2个县级市,设有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岳阳楼区、云溪区、君山区、南湖新区和屈原管理区6个行政管理区。


历史沿革
岳阳历史悠久。早在20万年前,就已出现人类活动。距今9000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用石制器具,拓现远古文明。夏、商时为“三苗”之地。春秋属楚,为麋、罗等附庸国地。战国时,为楚之黔中郡地。秦时,东属长沙郡罗县,西属南郡、黔中郡。汉高祖元年(前206),东属长沙国下隽县、罗县,西属南郡华容县、武陵郡孱陵县。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孙权分长沙郡北的下隽、罗县建汉昌郡,郡治设今平江县金铺观。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分下隽县本部建巴陵县。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置巴陵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巴陵郡为巴州,十一年(591)改为岳州。元为岳州路。明为岳州府。民国2年废府,后设湖南第一行政督察区,并改巴陵县为岳阳县。1949年7月5~25日,境内各县相继解放,现辖区东部属长沙专区,后改属湘潭专区;西部华容县属常德专区。1960年1月以岳阳县城关镇建立岳阳市。1962年10月撤销复为城关镇。1964年9月,设岳阳专区,辖岳阳、临湘、华容、平江、湘阴5县。



1966年2月析湘阴县为湘阴、汨罗县。1975年12月恢复岳阳市,实行县、市分治;1981年10月撤销岳阳县,行政区划并入岳阳市。1983年7月,岳阳市升为省辖市,实行地、市分设。1986年1月撤销岳阳地区,所辖县并入岳阳市,实行市管县体制。1992年,岳阳被列为长江沿岸对外开放城市;1994年,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4月,撤销岳阳市南区、郊区,设立岳阳楼区、君山区;北区更名为云溪区。2000年,撤黄盖湖农场建镇,归临湘市管辖,撤君山农场、钱粮湖农场建镇,归君山区管辖;同年12月,撤屈原农场,建屈原管理区。



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577.1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5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41.6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9.2%;乡村常住人口235.4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0.8%。全年出生人口5.72万人,出生率为9.91‰;死亡人口2.93万人,死亡率为5.0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3‰。


经济发展
2019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780.41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比上年增长8.0%,比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1.9和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0.62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525.83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873.96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为10.0:40.4:49.6,第三产业较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人均GDP为65357元,比上年增长7.7%。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岳阳市,简介,概况
sample
2020-08-1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