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创意设计的价值:AI和建筑设计

面对当代自然环境问题不断恶化、Covid-19带来的不确定的未来,后人文主义同时还影射着一个存在论层面的问题——人类是否应该或仍然是世界运转的唯一核心。


在后人文主义存在论的背景下,建筑既可能不再为人类而设计,甚至也可能不再被人类而设计。对于前者,我们可以在当代社会中找到更多的实例,例如新的经济运转模式下对于数据传输和储存速度的迫切需求,使得纽约曼哈顿到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专门用来储存服务器的建筑物。

对于后者,人工智能设计工具以及机器人建造工具的发展已经越发清晰地投射出无人环境下自动化设计建造建筑物的未来可能性。这些趋势或可能性都在本质上挑战着人文主义背景下的建构意义。建构形式的表达由两组主客体关系组成——建筑师主体对某种建构形式客体的设计与建造;物质化的建构形式客体被栖居者主体感知与解读。后人文主义背景下,建筑师主体或栖居者主体,亦或两者都可能不再是人类本身。
这时,从建构形式为人类提供文化映射的本质作用看,建构一词也许本就不再具有继续存在的价值。然而另一方面,建构类比于超物体,也可能演化成一种超越于人类感知与认知,却又与人类栖居息息相关的形式。这种建构形式由复合的人机协作主体所创造,因此也可能同样在复合的人机协作主体下产生身体体验与栖居意义。

袁烽多年来专注在后人文主义视野下的建筑实践,强调技术创新与建筑文化,以及建筑环境与伦理观的有机融合。同时,不断寻求从性能化与人机协作工艺等视角,探索当代建筑的建构意义。提出了建筑性能化建构理论、开发了建筑机器人智能建造软件、硬件装备以及多项生产工艺。并一直着力于人才培养与推广建筑数字化设计方法与智能建造技术的社会传播。其代表著作有《建筑机器人——技术、工艺与方法》、《CollaborativeLaboratory》、《从图解思维到数字建造》(FromDiagrammaticThinkingToDigitalFabrication)等。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人工智能,赋能,创意设计,价值
sample
2020-08-17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