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人类通信要突破频谱瓶颈

长期以来,人类的移动通信必须依赖无线电进行信息传输。超长波(甚低频)的传输距离远,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进行潜艇与岸上的通信、海上导航等。

长波(低频)能传输较远距离,穿透、绕射能力强,可以在大气层内的中等距离进行通信,包括进行地下岩层通信、海上导航。中波(中频)被广泛用于广播和海上导航。短波(高频)被用于远距离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超短波(甚高频)的传输距离较远,而且带宽大大增加,被用于多种通信模式,比如:电离层散射通信(30MHz~60MHz)、流星余迹通信(30MHz~100MHz)、人造电离层通信(30MHz~144MHz),对大气层内、外空间飞行体(飞机、导弹、卫星)通信,对大气层内电视、雷达、导航、移动通信。分米波(特高频)传输距离较小,穿透和绕射能力也较弱,主要用于对流层工散射通信(700MHz~1000MHz)、小容量(8~12路)微波接力通信(352MHz~420MHz)、中容量(120路)微波接力通信(1700MHz~2400MHz),而4G和5G的移动通信也广泛采用这个频段。厘米波(超高频)拥有更大的带宽,但穿透能力更差,被用于大容量(2500路、6000路)微波接力通信(3600MHz~4200MHz,5850MHz~8500MHz)、数字通信、卫星通信、波导通信。毫米波(极高频)拥有更大的带宽,但传输距离更近,穿透能力差,被用于穿入大气层时的通信。为了获得更大的带宽,以前认为不可能用于移动通信的毫米波,

如今也开始受到关注,用于近距离、高速度的移动通信。

对于通信而言,频谱永远是一个无法突破的瓶颈。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占用频谱资源,而有价值的频谱资源是有限的。打破频谱的限制,寻找其他的介质是一个可行的出路。我们可以把频谱扩大到太赫兹,但它的资源依然是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其可能还会受到太多的外在条件影响和限制。

在古老的通信模式中,最先进的通信系统是驿站,通过几十公里一处的驿站,可以在一天之内把信息传送到千里之外,但这样一个庞大、高效率的系统,只有权贵才能使用。要建立起低成本、更高效率的远距离通信,当时的技术条件不具备,人们也很难想象,

如果没有一站一站的接力,如何把信息送到千里之外。
到了近代,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发现了无线电的存在,电波可以传到千里之外,而且成本非常低,不需要一站一站的接力。

当然,对于古代从事通信工作的人来说,电波传输不能把信息变成书面信件,用处不大,直到编码技术的出现,电波实现了把文字

传到千里之外的目标。此后,电报、电话、广播、互联网的出现,完全颠覆了古代通信的功能,今天的通信更是早已脱离了驿站的模式,不需要实体的信息传输。

对于今天从事通信工作的人们来说,要进行通信,要么采用电波,要么采用光波。进行远距离的信息传输,光波和电波是当下效率

最高的工具,因此,摆脱光波和电波是不可想象的。
在古代通信体系中,我们只能让马跑得更快,以提升信息传输速度。即使后来把交通工具换成汽车、火车,乃至飞机,速度的提升仍然非常有限。只有介质的改变才是革命性的,才能让信息传输的速度从原来的天、小时、分钟转变为秒、毫秒。在光波和电波的体系下进行效率提升是有价值的,但这个体系的资源和速度却又是有限的。

怎么办?要打破频谱的限制,量子通信将是突破口。

光量子通信主要基于量子纠缠态的理论,使用量子隐形传态(传输)的方式实现信息传递。科学家通过实验验证,具有纠缠态的两个粒子无论相距多远,只要一个发生变化,另一个也会瞬间发生变化。利用这个特性就可以实现光量子通信,具体实现过程为:事先构建一对具有纠缠态的粒子,将两个粒子分别放在通信双方,将具有未知量子态的粒子与发送方的粒子进行联合测量,则接收方的粒子瞬间发生变化,变为某种状态,这个状态与发送方的粒子变化后的状态是对称的,然后将联合测量的信息通过经典信道传送给接收方,接收方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坍塌的粒子进行幺正变换,即可得到与发送方完全相同的未知量子态。

在量子纠缠的过程中,一个量子态可以同时表示0和1两个数字,7个这样的量子态就可以同时表示128个状态或128个数字:0~127。一次这样的光量子通信传输,就相当于128次经典通信方式,传输效率惊人。

当前,我们对于量子通信的理解还停留在量子密钥的传输上,而未来的量子通信则可用于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纠缠的分发。所谓隐形传态指的是脱离实物的一种“完全”的信息传送。虽然量子通信技术还处于早期实验阶段,但未来用新的通信体系打破旧有的通信体系,取代今天的光波通信和电波通信,就如同用无线通信取代驿站一样,理论上是可行的。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5G,时代,人类,通信
sample
2020-07-14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