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将重新定义传统产业:二维码退出支付舞台

目前,二维码扫描是电子移动支付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之所以能大行其道,主要得益于移动通信的急速发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二维码支付就已经在日、韩等国家普及。由于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晚于发达国家,所以直到O2O在我国全面推动,加上智能终端的普及,二维码才在我国站稳了脚跟。

二维码是将商户的商品价格、账号等信息汇编成一个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通过智能终端的扫描识别完成支付的一种方式。这种支付技术十分成熟、存储量大、操作方便快捷、成本较低,很快受到大众青睐。但该支付技术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安全问题。

根据《2012年上半年全球手机安全报告》,二维码成为众多手机病毒传播和钓鱼网站获利的新渠道。用户在使用二维码扫描时,有时会看到手机刷出链接地址,并且该地址捆绑了软件下载,这些软件经常携带病毒,稍不留意便进入用户手机。更有甚者将病毒伪装成吸费木马,利用二维码的渠道进行传播。用户一旦下载,该木马便进入用户手机吸走大量话费。正因如此,安全一直是网络管理的头号问题。

除了通过二维码渠道传播恶意诈骗病毒以外,一些不法分子还利用消费者的贪念设计更加缜密的骗局:通过微信群发赠送某商品的活动,请用户发朋友圈集赞,集赞满了一定的数量以后,又让用户给出集赞截图并支付邮费,用户支付了邮费以后,不法分子又要求给出付款码截图,一旦用户给了这个截图,该用户绑定了微信电子账户里的钱就会被洗劫一空。骗子利用很多用户还不太明白付款码功用(付款码不仅用于商家直接扫描,还相当于银行卡号+密码)的空子,利用用户的付款码截图大肆消费,加上扫描付款码无须再次输入支付密码(千元以内)的弊端,让中招的用户遭受损失。

5G时代的移动支付将迎来感应技术,在安全体系重构的环境下,对支付环境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存在的安全漏洞必须在5G时代得到修复,感应支付技术也会不断完善。当我们可以利用身体部位进行感应支付时,二维码和付款码作为支付中介,或将逐渐退出电子支付的历史舞台。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5G,重新,定义,传统
sample
2020-08-12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