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和田市简介

和田市南倚昆仑,北临瀚海,位于昆仑山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的城市,距首府乌鲁木齐150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79°50′20″-79°56′40″,北纬36°59′50″-37°14′23″。1984年8月建市,总面积585.11平方公里,辖6乡2镇,4个街道和2个工业园区。全市共有111个行政村,33个社区居委会,全市总人口38万人,少数民族占88%,汉族占12%,是一个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等21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聚居城市,素以“玉石之都”、“地毯之乡”著称于世。

和田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玉龙喀什河(和田河)畔的绿洲内。邻近的河流有克里雅河、尼雅河、牙通古孜河。其北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其南为昆仑山脉。全市南高北底,北宽南窄,由南向北倾斜,是喀拉喀什河与玉龙喀什河的冲积平原。

和田属干旱荒漠性气候,年均降水量只有35毫米,年均蒸发量高达2480毫米。四季多风沙,每年浮尘天气220天以上,其中浓浮尘(沙尘暴)天气在60天左右。据环保部门测定,和田全年没有一二类天气,三类、四类天气各28天,五类天气300多天,月均降尘124吨/平方公里。境内有大小河流36条,年径流量73亿多立方米,河流季节反差极大,夏季洪涝,秋冬严重干旱,春季极为缺水,4—5月来水量仅占全年水量的7%。

地名由来:《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七十馀城,众可数十万。其兵弓矛骑射。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扜罙、于窴。于窴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国。而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盐泽去长安可五千里。匈奴右方居盐泽以东,至陇西长城,南接羌,鬲汉道焉。”。《汉书·西域传》作于阗。源于古部族名,尉迟姓氏原住地即在此。《元秘史》作“兀丹”,《元史》作“斡端”,《元史·西北地附录》又作“忽炭”。和阗乃于阗之转音。清设和阗直隶州。1913年改和阗县。1959年取“阗”字的同音字改为“和田”。
【行政区划】
和田市市辖4个街道、2个镇、6个乡,2个管理区:奴尔巴格街道、古江巴格街道、古勒巴格街道、纳尔巴格街道、拉斯奎镇、玉龙喀什镇、肖尔巴格乡、伊里其乡、古江巴格乡、吐沙拉乡、吉亚乡、阿克恰勒乡;阿合恰管理区、北京工业园区。共有111个行政村、33个社区。
奴尔巴格街道 托格拉克阿勒迪居委会,纳尔巴格居委会,英巴扎居委会,乌鲁木齐北路居委会,沙吐居委会
古江巴格街道 阿鲁买里居委会,墩巴格居委会,英买里居委会,米斯开尔阔恰居委会,霍加木阔里拜西居委会,夏勒克买里社区克孜克代尔瓦扎居委会,巴格其居委会,墩瓦克拜居委会,托万古江村
古勒巴格街道 木甫提霍加居委会,木尕买里居委会,塔木什亚居委会,西大桥居委会,乌鲁木齐南路居委会,古勒巴格村,英巴扎村
纳尔巴格街道 夏玛力巴格居委会,艾提卡尔居委会,依来克居委会,阿格其布拉克居委会,艾苏里坦居委会,阿提巴扎尔居委会,墩阔恰居委会,蒙库其卡居委会,纳瓦克居委会,里青塔木居委会,阿特巴扎村,夏玛勒巴格村,托甫恰村,肖尔巴格村
拉斯奎镇 巴什拉斯奎村,阿热果勒村,墩阔恰村,库勒来克村,博斯坦阿勒迪村,其盖布隆村,阿瓦提村,阿克塔什村,乃扎尔巴格村,阔什库勒村
玉龙喀什镇 阿鲁博依村,阿勒提来村,克热格艾日克村,永巴扎村,达瓦巴扎村,巴什依格孜艾日克村,阿亚克依格孜艾日克村,巴什米克拉村,纳格热其村,库提其村,依盖其村,阿克其格村,兰干村,阿亚克米克拉村,英阿瓦提村
肖尔巴格乡 库木巴格村,肖尔巴格村,托万肖尔巴格村,阿克塔什村,英巴格村,铁热克吾斯塘村,阿依丁库勒村,合尼村,尕宗村,阿克兰干村,巴什铁热克村,其迪尔村,巴什阿曲村,阿亚格阿曲村,阿尔勒村,热依木巴格村
伊里其乡 克孜克代尔瓦扎村,纳瓦克村,肖拉克村,托万阿热勒村,阿热勒村,赛其阿克塔什村,阿热肖拉克村,阿热坎特村,苏开墩村,依盖尔其村,阿克铁热克村,亚甫拉克村
古江巴格乡 塔木巴格村,塔木巴格霍伊拉村,特根拉村,巴什古江村,如克村
吐沙拉乡 吐沙拉村,托库孜拱拜孜村,曲吉来村,加木达村,斯亚村,阔克拱拜孜村,喀热买提村,加拉勒巴格村,普提拉什村,喀提其村,坎特艾日克村,斯普斯亚村,玛加村,吐居克村,阿拉勒巴格村,墩村,阿克提其村,赛克散村,恰开什村,牧场村,米力尕瓦提村
吉亚乡 塔吾阿孜村,苏亚玉吉买勒克村,欧吞其尧勒村,阔恰村,苏亚兰干村,巴什兰干村,库木巴格村,艾里玛塔木村,吉勒尕艾日克村,库塔孜买里村,阿克买里村,夏克买里村,阿孜乃巴扎村,铁热克力克村,克尔帕买里村,买迪日斯博依村,喀勒塔吐格曼村,亚吐格曼村,巴什吐格曼村
阿合恰管理区 肖尔巴格村,尕宗村,阿克塔什村,阿曲村,苏克墩村,其勒克村,托甫恰村,其拉力克村
【人口面积】
和田市的行政区域面积由155.04平方千米扩大至489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由19.25万人增加到27.19万人。
【历史沿革】
和田市1913年置和阗县。曾称豁旦、五端、忽炭,均系同名异译。一说源自于阗,于阗系古代尉迟部落名。一说系藏语,意为“玉邑”。一说为印地语“栅栏”、“牲畜圈”,或“碉堡”之意。《大唐西域记》称瞿萨旦那,系梵语“地乳”之意。1959年将和阗简化为和田。
和田历史悠久,汉代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两汉书、《魏书》、《隋书》、《新唐书》、《旧唐书》、《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宋史》、《明史》皆称于阗。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属西域都护府管辖。
唐上元二年(675年)置毗沙都督府,隶属安西都护府。置于阗镇,为安西四镇之一。地当吐蕃要冲。《新唐书》称作西山城。
北宋属喀喇汗王朝,南宋属西辽。
元代为察合台阿鲁忽的封地,曾设置斡端宣慰使元帅府。
明朝复称于阗。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设和阗办事大臣,辖额里齐、哈拉哈什、玉珑哈什、齐尔拉、克勒底雅、塔克等六城。光绪九年(1883年)置和阗直隶州,州治额里齐(伊里齐),隶喀什噶尔道。
1913年改直隶州为和阗县。
1920年置和阗道,和阗县属和阗道。
1928年属和阗行政区,1943年属和阗督察专区。
1950年属和阗专区。
1959年和阗县改名和田县。
1977年后属和田地区。
1984年和田县析置和田市。
2000年,和田市辖4个街道、1个镇、3个乡:奴尔巴格街道、古江巴格街道、纳尔巴格街道、古勒巴格街道、拉斯奎镇、伊里其乡、肖尔瓦格乡、古江巴格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186127人,其中:奴尔巴格街道19301人、古江巴格街道23716人、古勒巴格街道23803人、纳尔巴格街道29125人、拉斯奎镇23510人、肖尔巴格乡30847人、伊里其乡21313人、古江巴格乡10922人、阿合恰管理区虚拟乡3590人。
2003年,全市总面积155.04平方千米,总人口184498人,辖4个街道、1个镇、3个乡,即奴尔巴格街道、古江巴格街道、古勒巴格街道、纳尔巴格街道、拉斯奎镇、肖尔巴格乡、伊里其乡、古江巴格乡。
2006年7月11日,新疆和田地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洛浦县吉亚乡、玉龙喀什镇与和田县吐沙拉乡正式划归和田市管辖。两乡一镇划归和田市管辖后,和田市管辖区域变为五乡、两镇、一个管理区、一个工业园区和四个街道。和田市的行政区域面积由155.04平方千米扩大至465.84平方千米,总人口由19.25万人增加到27.19万人。

人口
2011年,和田市户籍总人口32.14万人。比2010年增长1.03%。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3.8万人,比2010年增长3.9%,农业人口为18.3万人,比2010年下降1.1%。按性别比,男性人口16.21万占总人口的50.45%,女性人口15.92万人,占总人口的49.55%。从民族构成看,维吾尔族人口28.34万人,占总人口的88.1%,汉族人口3.66万人,占总人口的11.38%,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1353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788%,人口死亡率为4.23‰,人口自然增长率1.364%。

经济发展
2011年,和田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51773万元,比2010年增长2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3574万元,比2010年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22552万元,比2010年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95047万元,比2010年增长19.7%。三大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9.6%,第二产业34.9%,第三产业55.5%。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927元,比2010年人均净增加2600元。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和田,地区,和田市,简介
sample
2019-03-04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