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冼星海

《百年巨匠》大量展现了近代中国美术、书法、话剧、文学、京剧、音乐等领域的艺术大师们生前多个时期的原貌、创作的原作、用过的原物和生活过的原址等,并巧妙组合,将他们的人生重要经历进行场景再现的一套系列丛书。《百年巨匠·冼星海》讲述了冼星海的故事。中国近代有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师从有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有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10月因劳累和营养不良,病逝于莫斯科。     “顶硬上”的童年回忆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门一渔家。祖籍广东番禺,祖上以渔为生。在闽、粤、台沿珠江、闽江及其他海域一带,居住着一些水上人家,他们有一个特殊的称谓“蛋民”。星海的祖先就是这样的蛋民,他们以船为家,以捕鱼为生,生活艰辛。
     星海父亲冼喜泰经过努力成为海员,操持大船,他与黄苏英婚后的生活应该是比一般的蛋民要优越一些。但是,安宁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父亲在星海出生前几个月突然离世,年仅36岁,星海成了“遗腹子”。
     母亲黄苏英当时才33岁,是一位传统的家庭主妇,没有受过什么教育,认识一些简单的文字。她的性格坚韧、心胸宽广,在星海的音乐学习之路上,她含辛茹苦,始终默默支持,从无抱怨。星海很好爱自己的母亲。
     星海出生后,失去家庭经济支柱的黄苏英,想要维持母子俩稳定的生活谈何容易。于是,她带星海去投靠自己的父亲黄锦村,黄父也是一名海员。
     母亲时常给冼星海唱广东、澳门等地的民歌,很令星海印象深刻的是那首粤语民歌《顶硬上》。
     “我妈妈是我的个音乐老师”。1936年,冼星海对来访的盛家伦和田冲说。他唱起了母亲黄苏英教他的广东民歌,“顶硬上,鬼叫你穷,铁打心肝钢打肺,立下心肝去捱世”。歌词大意为:挺直腰杆儿往前闯,谁叫你穷,立下决心挨过穷苦的日子……这段朴实的歌词唱出了广东底层百姓坚韧不屈的性格,同时也是星海出生后家庭环境的真实写照。
     这首广东“咕哩号子”,不仅唱出了沿海港口搬运工人的艰辛和坚韧,也映射了母亲早年独自抚养星海的辛劳,她用朴实的民歌滋养着儿子的音乐情趣。
     成年后,星海回忆起母亲教唱的这首歌,将它整理并编配上钢琴伴奏。星海说自己“写了无数工人的歌,《顶硬上》是一首专享的纪念母亲的歌,词由她口述。歌曲在音乐会表演了许多次,很好受群众欢迎。”
     贫困的家境、辛劳的母亲,培养了星海独立自强、坚忍不拔的品质和关怀劳苦大众的宽广胸怀。音乐之路上的星海历经磨难,坚持了长达十几年的半工半读,历经抗战救亡的洗礼,很终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的音乐家。
     养正学校
     1911年,星海7岁(虚岁,实为6岁),外祖父离世。当时的中国时局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在外有八国联军入侵,内有辛亥革命反抗之下土崩瓦解。靠前经济随之因战乱而消退,民不聊生。百姓大多都没有什么工作机会,维持生计变得很困难。
     外祖父的离去,使得母亲与年幼的星海在粤澳地区的生存更加困难,为了使生活能有些保障,黄苏英选择离开家乡另谋出路。
     当时东南亚的英属殖民地马来亚、星洲(新加坡)等地大兴经济,为英联邦宗主国服务,这些地方的工商业、手工业发达,工作机会较多,比起中靠前地维持生存的收入也要高一些。 黄苏英托当地的水客介绍自己到星洲工作,水客是随同货运船只往返于两地的托运人员。20世纪初,往返于珠三角与东南亚地区有很多这样的水客。
     星海母子搭乘轮船奔赴新加坡,靠着在船上打工,漂洋过海南下谋生。新加坡退休资深报人王振春记录了这样的场景,“在船上,他们为了生活,找到了一些活干,有时洗甲板,有时打扫食堂,有时帮忙人家缝缝洗洗,……听话的星海,都在一旁帮忙……”
     对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人民来说,南下谋生大多都是如此,搭乘私人轮船,由于经济拮据多数人会屈身船舱底部,没有铺位,只有一张席子隔凉睡地。为了在船上的几天生计,有时也选择临时帮工,换些生活必需品。
     轮船到达新加坡境内后,起初并不容许这些下南洋的中国人登上本岛,而是需要在一个名为“棋璋山”的离岛做隔离,防止这些人将自身潜在的病毒(霍乱、天花等)带入本地区。观察数天后,无异常反应才可登陆。
     在此期间,他们被要求用一种乳白色的、类似于消毒水的液体冲洗身体。一日三餐由自己来做,官方只负责派送一些米、牛奶等食物。当通过隔离检验之后,便被“放行”。抵达本岛之后,这些下南洋的人被介绍到当地的各个地区打工、生活。
     P2-5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百年,巨匠,星海
sample
2020-09-12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