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曾国藩彻底说清楚

张云,生于1947年9月,江苏省启东市人。复旦大学历史学硕士。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校军衔;兼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上海市党史学会会长,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复旦大学韩国朝鲜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孙子兵法研究学会理事,曾国藩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国防研究所兼职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战争与和平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等。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通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军事史、中国军事思想和军事史学理论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治学严谨,理论功底厚实,论著甚丰。共计发表著作20余部(包括主编、合著);论文200余篇,约600余万字。主要学术事迹被收入《中国教育专家名典》、《世界名人录?中国卷》、《上海市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家辞典》等。

韩洪泉,生于1981年12月,山东省沾化县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训练部参谋。曾国藩研究会会员。著有《曾国藩与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文化遗产》等。 二十张脸谱多方面展示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多面人生,张云编著的《把曾国藩有效说清楚》论述了曾国藩生平功过是非,探究其内心的历史负荷与无奈,评价其文化目前之地位。为读者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文提供了极全面的参考。 历史,文学爱好者 2011年11月26日,是晚清重臣曾国藩诞辰200周年纪念日。张云编著的
《把曾国藩有效说清楚》是一部描写和客观评价曾国藩的历史类图书。《
把曾国藩有效说清楚》罗列了曾国藩不同时期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包括父
亲、长兄、丈夫、统帅、师友等,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曾国藩。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独立而率性的个体往往不受欢迎。古人特别是士
     人,
     更习惯于把自己看做家族血脉承续和国家兴衰攸关的一分子。深受传统思
     想
     濡染的曾国藩就是如此。终其一生,家风的传承,家族的事务,家人的生
     活,家
     书的撰写,占用了他的大量精力,也影响了他的人生轨迹。而他,从来是
     乐此不
     疲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曾国藩是先辈的好后代、祖父的好孙子、父母的
     好儿
     子,他还是叔叔的好侄子、舅舅的好外甥、岳父的好女婿。
     作为儿孙,曾国藩继承了中国社会“孝”的传统,对父祖毕恭毕敬,
     对家事尽
     心尽力,在总结和传承耕读家风上用力尤多。他虽然在家事上有不论巨细
     、过
     于琐碎的毛病,甚至因此受到过父亲的批评,但其用心与初衷是无可厚非
     的。
     毫无疑问,他那种强烈的、真诚的家庭责任感,在任何时候、任何社会都
     是一种
     难能可贵的很好品质。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曾国藩这个“好儿孙”的成长之路吧。
     据清人笔记记载,曾国藩驻节安庆时,当地一名12岁的诸生名叫孟昭
     暹,
     诗文书法无一不精,尤其擅长对对联,曾以“盘庚”对“箕子”,名噪一
     时。酷爱
     作对的曾国藩招其面谈,听说其祖父也是生员,就随口出了一句上联“孙
     承祖
     志”,孟生未加思索,应声对道:“孟受曾传。”曾国藩听后大
     为赞赏,也很好高兴。④因为下联中的“孟”指孟子,“曾”即
     曾氏始祖曾参,是孔子的高徒,而孟子是他的再传弟子。同
     时此联又一语双关,言下之意是指我孟生有幸从小就受到您
     曾大人的教诲。
     曾姓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一个古老而又兴旺的姓氏。曾
     氏后裔以曾参为始祖,而曾参是“轩辕黄帝之英裔,夏禹王
     (禹姓姒氏)六十三世孙”。自黄帝传至禹,再到禹的五世孙
     少康封少子曲烈于郜,始以“部”为姓。又五十四传至子巫,
     避乱奔鲁国,将“郜”去掉耳刀旁“巧”,改姓为“曾”。又五传至曾参
     ,以孝著称,
     被孔子收为弟子,即《论语》中的曾子。据族谱推算,曾国藩是曾参的第
     七十代
     孙。1866年夏,曾国藩以钦差大臣统军剿捻到达山东嘉祥境内时,曾经特
     意拜
     谒宗圣曾子庙和曾子墓林,并“捐银一千两,以助祀产之资”
     自西汉以降,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皆推儒学为正宗,孔子、孟子和颜回
     的后裔
     都是世袭的“翰林院五经博士”。曾参虽然名列“孔门四圣”(复圣颜子、
     宗圣曾
     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而且子思、孟子分别是其弟子、再传弟子,其
     后裔却长
     期未能获此殊荣。至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明世宗朱厚熄特封曾参后裔
     曾
     质粹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于江西。清康熙年间,皇帝御赐孑L、孟、
     颜、曾四
     姓统一辈分派语,以前后贯穿不乱,全国同一,其中曾氏派语为:“宏闻
     贞尚衍,
     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道光年间,又续赐曾氏派语为:“令德维垂
     佑,钦绍念
     显扬。”②民国初年,袁世凯又以大总统名义续赐曾氏派语为:“建道敦
     安定,懋修
     肇彝常。蔚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③曾国藩兄弟是传字辈,其派名分
     别为传豫
     (国藩)、传晋(国潢)、传谦(国华)、传恒(国荃)和传履(国葆)。
     曾参之后,十五传至曾据,西汉永光年间受封为关内侯,因不满王莽
     篡汉,
     携全族南迁庐陵(今江西吉安)。曾据三十传至曾坝,于南宋年问迁居湖南
     衡阳
     唐福。曾坝十三传至曾友近,再四传至曾孟学。清顺治元年(1644年),曾
     孟学
     携家族迁至衡山白果,客居30余年,再迁至湘乡荷塘二十四都,很后定居
     于沙
     溪石牌熊家湾,是为大界曾氏之始。曾孟学的曾孙曾应贞(族中称为“元吉
     公”)是曾国藩一族的近祖,他勤于耕作,家境日渐丰裕,开启了大界曾氏
     繁荣昌
     盛之象。④应贞生辅臣,辅臣生竞希。嘉庆十三年(1808年),曾竞希率全
     家迁
     至湘乡县城南百余里外的偏僻山村白杨坪,这里就成为曾国藩的老家和出
     生
     地。曾竞希生子曾玉屏(族中称为“星冈公”),曾玉屏生子曾麟书(族中称
     为
     “竹亭公”),曾麟书生子曾国藩。
     曾国藩兄弟后来位列封疆大吏、荣膺侯伯高爵,中外瞩目,于是民间
     开始流
     传其祖辈墓地是“风水宝地”的传说。有的说其高祖曾辅臣葬于大界犁头
     咀,
     “九龙山龙脉结穴于犁头咀,团山是颗金印”,预示着这块坟地能保佑曾
     国藩挂
     帅、封侯。曾竞希葬于荷塘二十四都五区(今双峰县荷叶镇)泥鱼坝大西冲
     水桐
     士乇,据传说其山形酷似一只张开翅膀的金鸡。湘军攻下天京之前,有一
     年山洪
     暴发,将坟山前面几十亩水田冲洗为一片沙洲,沙粒色白如大米。
     ……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曾国藩,彻底,清楚
sample
2021-02-28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