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持续上升的复杂局面,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赣湘鄂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深入实施“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87.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54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136.31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1254.42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0:42.3:46.7。人均GDP48182元,按年均汇率(1美元=6.8985元人民币)折算为6984美元。经初步核算,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622.61亿元,增长8.0%,占GDP的比重为60.4%。
全年财政总收入408.99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6.16亿元,增长4.1%。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5.2%;税收收入347.32亿元,增长4.8%,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4.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县(市、区)9个、超40亿元的4个,其中丰城市、高安市、袁州区分别跨上80亿元、50亿元、40亿元新台阶。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2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4.50亿元,增长37.2%;公共安全支出29.27亿元,增长8.2%;教育支出113.26亿元,增长13.5%;科学技术支出25.38亿元,增长16.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38亿元,增长13.2%;卫生健康支出63.64亿元,增长9.4%;节能环保支出22.63亿元,增长40.9%;城乡社区支出75.96亿元,增长75.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9%,全年涨幅保持在3%的控制目标之内。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七涨一降”。食品烟酒类上涨7.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8%,医疗保健类上涨1.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3%,居住类上涨1.1%,衣着类上涨1.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1%。
二、农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505.9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9%;粮食种植面积960.21万亩、比上年增长0.22%,实现粮食总产量434.95万吨、增长0.61%;蔬菜播种面积133.98万亩、增长2.84%,蔬菜总产量189.6万吨、增长3.53%;中药材种植面积75.11万亩,增长80.59%;油料作物总产22.75万吨,增长0.22%。
全年肉类总产量45.28万吨,下降17.54%。其中,猪肉产量34.82万吨,下降23.51%;牛肉产量2.74万吨,增长5.17%;羊肉产量0.53万吨,增长5.48%;禽肉产量6.85万吨,增长16.35%。年末生猪存栏168.55万头、下降44.83%,生猪出栏429.64万头、下降25.3%;年末牛存栏58.47万头、增长7.6%,牛出栏25.53万头、增长5.18%;年末羊存栏25.53万头、增长12.33%,羊出栏31.62万头、增长3.6%;家禽出笼5291.98万羽,增长11.55%。全年水产品产量35.19万吨,增长1.1%。
表1201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产品名称 | 产量(万吨) | 同比增长(%) |
粮食 | 434.95 | 0.61 |
其中:稻谷 | 406.91 | 0.2 |
油料 | 22.75 | 0.22 |
其中:油菜籽 | 10.26 | -0.44 |
茶叶 | 0.57 | -1.54 |
园林水果 | 16.07 | 5.42 |
蔬菜 | 189.6 | 3.53 |
肉类 | 45.28 | -17.54 |
水产品 | 35.19 | 1.1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其中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增长5.5%,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0.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0.9%;股份制企业增长8.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0%;私营企业增长9.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9%,制造业增长9.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1%。
全年锂电新能源、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建材、食品、纺织和化工等八大重点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6.8%,其中锂电新能源产业和中医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和19.5%;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2%和16.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7.4%和16.9%。
全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工业企业达594户,其中超10亿元的58户,超50亿元的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29.6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利润总额271.0亿元,下降2.2%;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14%,比上年回落0.8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3.92元,提高0.08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提高0.3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统计重点监测的18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23种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66.1%。其中,人造板增长70.6%,铜材增长49.7%,服装增长49.1%,铅酸蓄电池增长14.4%,瓷质砖增长12.1%。
表2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同比增长(%) |
原煤 | 万吨 | 213 | -3.51 |
原盐 | 吨 | 1268350 | 14.4 |
大米 | 吨 | 428845 | 12.1 |
饲料 | 吨 | 1396295 | -16.4 |
饮料酒 | 千升 | 28115 | -0.6 |
白酒(折65度,商品量) | 千升 | 28073 | -0.6 |
纱 | 吨 | 629958 | 9.4 |
布 | 万米 | 4287 | -87 |
服装 | 万件 | 2906 | 49.1 |
轻革 | 平方米 | 3430844 | 101.1 |
人造板 | 立方米 | 236876 | 70.6 |
竹地板 | 平方米 | 2342663 | -8.3 |
家具 | 件 | 1148249 | 70.5 |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 吨 | 56016 | 10.9 |
烧碱(折100%) | 吨 | 140524 | -1.1 |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 | 吨 | 92971 | -3.9 |
化学试剂 | 吨 | 505333 | -29.8 |
化学药品原药 | 吨 | 20415 | 12.3 |
中成药 | 吨 | 54868 | -3.5 |
水泥 | 吨 | 9644664 | 6.8 |
瓷质砖 | 平方米 | 964323424 | 12.1 |
陶质砖 | 平方米 | 98853854 | 18.9 |
铜材 | 吨 | 186266 | 49.7 |
铝材 | 吨 | 212388 | 13.8 |
起重机 | 吨 | 106981 | 13.9 |
锂离子电池 | 只 | 186152764 | -36.1 |
铅酸蓄电池 | 千伏安 | 8535706 | 14.4 |
家用洗衣机 | 台 | 158006 | 18.6 |
灯具及照明装置 | 套(台) | 21942935 | 20.6 |
打印机 | 台 | 827 | -96.9 |
全年工业园区投产工业企业达1507家,吸纳从业人数27.2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9.1%,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完成2982.1亿元和243.6亿元,分别增长8.3%和-0.8%。全市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实现的营业收入达42.8亿元,比上年增加1.0亿元;每平方公里实现利润达3.5亿元,减少0.3亿元。
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3%;竣工产值增长10.1%,竣工率达63.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完成投资同比增长9.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3.9%、9.8%和23.4%。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82.2%;非国有投资下降0.4%,其中民间投资下降3.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3.5%。从投资主要构成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1.0%;工业投资增长9.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8%,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4.9%。在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下降8.5%,占本年资金来源的比重达62.8%。
表32019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行业 | 同比增长(%) |
总计 | 9.5 |
第一产业 | -73.9 |
第二产业 | 9.8 |
采矿业 | 7.6 |
制造业 | 3.4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13.0 |
非金属矿制品业 | 1.9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86.7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46.0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10.3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67.8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92.1 |
建筑业 | 57.7 |
第三产业 | 23.4 |
批发和零售业 | -47.6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1.6 |
住宿和餐饮业 | -26.3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481.0 |
金融业 | - |
房地产业 | 30.5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94.9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323.0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7.3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50.6 |
教育 | 46.2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23.1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41.5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11.7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16.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住宅投资173.88亿元,增长10.8%;办公楼投资0.38亿元,下降88.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5.41亿元,增长30.8%。房屋施工面积2261.64万平方米、增长21.5%,其中新开工面积757.24万平方米、增长26.1%;房屋竣工面积391.66万平方米,增长111.1%;商品房销售面积579.85万平方米,增长10.1%;商品房销售额355.91亿元,增长21.8%。年末房屋待售面积89.62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0.37万平方米;商品住宅待售面积45.95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21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27.4亿元,增长11.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04.3亿元,增长11.2%;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8.5亿元,增长12.0%。按行业构成分,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分别为153.6亿元、492.8亿元、6.2亿元和100.2亿元,分别增长8.1%、12.2%、11.4%和12.5%;零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65.5%。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7.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化妆品类增长12.2%,金银珠宝类增长10.8%,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0.2%,中西药品类增长24.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1.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5.3%,汽车类增长6.6%,通讯器材类下降18.2%。
六、开放型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08.3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外贸出口总额190.9亿元,增长16.4%;外贸进口总额17.4亿元,下降41.3%。实际利用外资9.1亿美元,增长7.4%。
全年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385个、资金1768.0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3个、50亿元以上项目11个。成功举办了全省旅发大会—宜春文旅产业招商推介会、世界硒养大会—富硒产业招商推介会、三请三回暨优秀宜商宜才返乡投资恳谈会等突出产业特色的重大经贸活动。成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宜春市委员会。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汽车客运量3583万人,比上年下降6.79%,旅客周转量22.99亿人公里,下降6.4%。公路货运量26029万吨,增长8.13%,货物周转量713.06亿吨公里,增长8.1%。水路货运量2902.6万吨,增长9.68%,货物周转量39.4亿吨公里,增长9.67%。全年明月山机场飞机起降架次8112架次,旅客吞吐量777861人次,货邮吞吐量343.9吨,平均客座率85.4%。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4.29亿元,比上年增长8.7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62亿元,增长28.47%;电信业务(含移动、联通、电信三家)总量29.67亿元,增长1.09%。固定电话用户45.52万户,其中住宅电话36.89万户,下降1.44%;移动电话用户459.97万户,下降1.87%;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3.29万户,增长24.41%。
全年接待游客1.07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16.27亿元,分别增长18.66%、26.22%。成功承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第十三届月亮文化旅游节。成功创建万载古城景区、宋城明月千古情景区、宜春花博园景区、铜鼓天柱峰景区、宜阳新区蜂窝农场景区、靖安中华传统文化园、丰城爱情花卉小镇等7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历年来全省各设区市一次性创建4A级景区数量最多的一次。
八、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06.93亿元,比年初增加344.9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2149.46亿元,比年初增加269.1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905.99亿元,比年初增加58.8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699.08亿元,比年初增加367.16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220.07亿元,比年初增加181.97亿元;非金融机构及机关团体贷款1478.98亿元,比年初增加185.18亿元。累计发放“财园信贷通”贷款42.67亿元,支持中小企业959户;发放“财政惠农信贷通”11.87亿元,支持农业经营主体1517户。
年末全市共有境内上市公司3家,其中,中小板公司1家,创业板公司2家;证券公司12家,证券营业部28家,证券交易额3658.72亿元;期货公司1家,期货营业部1家,期货代理成交金额698.93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34家,其中财产保险15家、人寿保险19家,从业人员2.46万人。县(市、区)机构134家,其中财产保险68家、人寿保险66家;乡镇机构138家(含城区服务部),其中财产保险31家、人寿保险107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97.22亿元,增长7.5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3.6亿元,增长23.7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811所,在校学生116.31万人,教职工7.65万人,专任教师6.68万人。高等学校6所,其中综合性本科院校1所、高等职业院校4所、成人高校1所,共有在校学生5.85万人,教职工3665人;中等职业学校23所,在校学生3.15万人,教职工1363人;普通高中42所(含完全中学23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8所),在校学生12.47万人,教职工9983人;普通初中217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68所),在校学生24.92万人,教职工1.60万人;小学804所、教学点1040个,在校学生49.18万人,教职工2.55万人;幼儿园1710所,在园幼儿20.58万人,教职工1.9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9所(含铜鼓1所民办特教学校),特殊教育学生4673人(含小学、初中随班就读生2618人和送教上门学生489人),教职工214人。
学前教育全市乡镇和街道实现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78%,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1.9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6.30%;特殊教育实现30万人口以上的县特教学校全覆盖。全市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分别达99.80%、92.43%、84.68%,教学点专递课堂覆盖率达50%以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表42019年各类学校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
单位:人
指标 | 招生数 | 在校生数 | 毕业生数 |
研究生 | 50 | 121 | 26 |
普通高校 | 21672 | 55177 | 14183 |
成人高校 | 606 | 3208 | 561 |
中等职业学校 | 12212 | 31455 | 7018 |
普通高中 | 44031 | 124726 | 38060 |
普通初中 | 86642 | 249177 | 75037 |
普通小学(含九年和十二年一贯制) | 76118 | 491856 | 85885 |
幼儿园 | 78440 | 205773 | 798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