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

长武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长武处于西北内陆腹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又属东南暖湿地区与西北干旱地区过渡带。距离咸阳市140公里距西安市160公里,介于东经107°38′~107°58′,北纬34°59′~35°18′之间,县境北临甘肃正宁县,宁县,泾川县,与子午岭相望,南与灵台县接壤、关山余脉相近,东与彬县相连。成为渭北与陇东高原结合部的过渡地带。县境南北长30.05公里、东西宽27.23公里,总面积567.1平方公里。
地名由来:清雍正《陕西通志》卷3:“取县西长武故城为名。”按,长武故城在县西50里,为隋开皇中筑。《旧唐书·李怀光传》:“怀光频岁率师城长武,以处军士。”即此。
【行政区划】
2015年,长武县辖1个街道、7个镇:昭仁街道、相公镇、巨家镇、丁家镇、洪家镇、亭口镇、彭公镇、枣元镇。
昭仁镇 昭仁镇居委会,西关村,南关村,灵凤村,北关村,东街村,李家胡同村,尧头村,西大吉村,东关村,李家沟村,大东庄村,小东庄村,庙底村,罗峪村,宜山村,马场村,七里村,斜坡村,杏坡村,沟泉村,崔吴村
相公镇 相公村,秦家庄村,坳北村,坳南村,贺峪村,南村,新兴堡村,石杨咀村,马槽沟村,合子村,胡家河村,龙头村
巨家镇 巨家村,六股路村,三尧村,马家村,新家坡村,韩党村,车圈村,常家村,西王村,强村,赤峪村,马成寺村,囤里村,荣兴村,四合村
丁家镇 丁家村,南间村,五里铺村,十里铺村,直古村,胡同村,柳家河村,张代河村,张河村,陈家河村,刘主河村
洪家镇 关路村,丁村,上柳村,下柳村,王东村,丈六村,凤口村,公主村,山兴村,长灵村,回朝村,庄里村,孔头村,姜曹村,曹公村,西坡边村,高家山村
亭口镇 亭北村,铁渠村,赵家坡村,坷垴村,安华村,亭南村,杨厂村,张家咀村,西塬村,史家峪村,三台村,百家庄村,宇家山村,路家村,冢丰村,川丰村,安家塬村,冯家村,胡堡村,支村,朱位村,柴厂村,董兴村,阳坡村,樊罗村
冉店乡 二厂村,冉店村,崔家门村,宝盖村,下孟村,山庄村,礼村,上孟村,上河村,下河村,马屋村,碾子坡村,谢家河村
芋园乡 芋园村,东咀村,柳泉村,李王村,高家楼村,南宫村,景家河村,杨家沟村,山坡村,消水村,二坪村,冯家岭村,柳沟村
彭公乡 彭南村,彭北村,方庄村,丰头村,孝村,孝席村,大兴村,鸦儿沟村,东大吉村,马坊村,高家坡村,石家河村,杨家河村,曹胡村
地掌乡 代岭村,地掌村,米家墩村,南峪村,朱家沟村,槐庄村,马寨村,西坡村,安里村,东升村,半坡村,武家沟村,司家河村,汤渠村,齐宇河村,浅水村
枣元乡 枣元村,田家村,惠家村,李家洼村,郭村,武家村,牛王村,西河村,绳邓村,北坡村,寨子村,河川口村,张家沟村,化阁寺村
【历史沿革】
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置鹑觚县于浅水塬,隶属北地郡领辖。《周地图记》载:太子扶苏与将军蒙恬,率兵北上屯边,治驰道,通四域。见塬高水浅,因欲筑城。遂以觞设奠,乃有鹑鸟飞升觚上,视为灵异,故以鹑觚为县名。
鹑觚县隶属朔方刺史部北地郡。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于鹑觚塬西部置阴槃县,亦属北地郡。元鼎三年(前114年),拓广疆界,厘定区域建制,又于鹑觚塬北部置浅水县,隶属并州刺史部上郡。并以北地郡分置安定郡,隶属凉州刺史部,阴槃县改属安定郡。初始元年(9年),王莽新朝改浅水县为京室(一说改曰广信)。地皇四年(24年),鹑觚、阴槃、浅水县置并设。
鹑觚、阴槃同属凉州刺史部安定郡。光武帝初年废浅水县。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因避匈奴内侵,阴槃县侨迁寄理新丰,遂废。兴平元年(194年).置新平郡,隶属凉州刺史部。次年,鹑觚县改属新平郡。东汉末年,改行州、郡、县制,鹑觚又隶属安定郡。
建安十八年(213年),鹑觚县并入魏境,隶属雍州新平郡。黄初七年(226年),鹑觚县改属扶风郡。
鹑觚县隶属雍州安定郡。永嘉之乱(311年),鹑觚县归羌人占据,多民族杂居。局势动荡,县置有名无实。
鹑觚县,前赵,隶属雍州安定郡。后赵,改安定郡为赵平郡,仍辖鹑觚县。《魏书》记,鹑觚县有鹑觚塬,一名浅水塬。有停台山。建武十年(344年),废鹑觚县。十六国相继更迭,郡县不立。屡变屡陷,改设无常。姚苌之乱(385年),百姓夷灭,“郡县俱废,并无理所。”
长期战乱,鹑觚地域属后秦、大夏。至北魏又置州、郡、县。神四年(431年),鹑觚地域归属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原鹑觚县西部置东阴槃县(亦名东槃),隶属泾州赵平郡。后经分裂改制,西魏大统元年(535年),复置鹑觚县,治所设于枝屯塬邵寨镇,隶属泾州赵平郡。
元钦元年(552年),以东阴槃县南临宜禄川,故改称设置宜禄县,仍属泾州赵平郡。北周初废赵平郡。保定三年(563年)废宜禄县。辖地东北部归新平郡白土县,南部归安定郡鹑觚县,西部归安定郡安定县。
初废郡设州县。开皇三年(583年),废新平郡。次年豳州置新平县。大业三年(607年),又改豳州为新平郡。义宁二年(618年),原宜禄县辖地仍分属安定郡鹑觚县和新平郡新平县。
武德元年(618年),行州县两级制,恢复豳州。贞观元年(627年),以道统州。贞观二年(628年),析新平、保定、灵台县地,重新分置宜禄县,隶属关内道豳州。《唐书》记,宜禄县有浅水塬,有长武城。垂拱二年(686年),宜禄县城由浅水塬移今城址,衙署设昭仁寺东。辖地有飞云镇、长武城。开元十三年(725年),州改豳为邠,仍属关内道,辖宜禄县。天宝元年(742年),废邠州,复设新平郡,仍辖宜禄县。至德元年(756年),宜禄县改属保定郡。乾元元年(758年),宜禄县又归属复设的邠州。
梁、唐、晋、汉、周,宜禄县皆属邠州。十国时期的后梁、后唐,宜禄县置依旧,隶属邠州。
淳化五年(994年),改道为路,郡县并称。宜禄县隶属永兴军路、邠州新平郡,归靖难军节度。太平兴国以后宜禄县城迁往冉店镇。咸平四年(1001年),泾州长武城(今泾明乡长武村)升镇置长武县。咸平五年(1002年)废为寨,属保定县。大观二年(1108年),复以寨置长武县,隶属泾州保定郡,归彰化军节度。
天会九年(1131年),邠州被蒙古兵占领。元光元年(1222年),蒙古兵又攻占邠州,宜禄县归金领属。宜禄、长武同为望县并存,分属庆原路邠州和泾州。
宪宗三年(1253年),忽必烈领兵屯邠州,宜禄县归元辖地。中统三年(1262年),设陕西行中书省,辖邠州。又设都元帅府辖邠州、泾州。至元七年(1270年),废宜禄县,辖地并入庆原路邠州新平县。至元十一年(1274年),废长武县,辖地并入庆原路泾州泾川县,今长武境内无县置。
洪武二年(1369年),宜禄地域归明朝统辖。洪武三年(1370年),废新平县。置宜禄镇,隶属邠州,驻巡检司戎守。弘治十七年(1504年),移宜禄镇于冉店,仍故名。设驿递,巡检司亦驻防冉店镇。由于“地处西凤平庆交汇区,四鄙多山,阻为盗薮,居民患之。嘉靖年间,寇掠帑解,设邠泾兵宪以镇之。”隆庆五年(1571年),增设州同治驻冉店镇。万历九年(1581年),有抚台按院巡历关西道,乡民士绅恳求复建县置,遂申报诸司府道转奏朝廷。万历十一年(1583年)三月,奉旨准奏,“割邠州一隅添置长武县,取县西旧长武城故地为名。”隶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巡检司移驻窑店镇。长武建立县置之初,改迁治所于宜禄镇,扩充驿堡,修筑城廓衙署。从此,长武县境域规模趋于定型,相因沿袭。《明史》记,长武县北有泾水,南有汭水。西有窑店巡检司。旧《长武县志》记,明万历置长武县,有亭口镇、窑店镇。
清初沿用明制。长武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雍正三年(1725年),邠州升为直隶州,长武县改隶邠州。清末,长武县仍属邠州直隶州领辖。
民国成立,废府(州)、厅制,设省、县两级。
民国二年(1913年),长武县隶属陕西省督军府。
民国三年(1914年)设道,长武县隶属关中道。
民国五年(1916年),长武县隶属邠、乾镇守使公署。
民国六年(1917年),长武县直属陕西省长公署。
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属陕西省政府。
民国十六年(1927年),议准长武为二等县。
民国十七年(1928年),长武县归属邠乾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长武县归属设于邠县的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实施新县制,议准长武为四等县。
民国三十六、三十七年(1947、1984年)调整区划,长武县仍属第七行政区。
1948年4月21日(农历三月十三日),解放军西府出击战役曾解放长武,设县人民政府,归属陕甘宁边区西府工委、邠县分区。因形势不利,主力部队撤离,县人民政府随军转移。
1949年7月25日(农历六月三十日),长武再次获得解放。人民政权建立之初,长武县隶属陕甘宁边区邠县行政督察区(分区)。
1950年5月5日,区划整编,长武县改属宝鸡专区。
1956年10月1日,撤销专区,长武县归陕西省人民委员会直辖。
1958年12月8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撤销长武县建制,长武、栒邑与邠县合并,称邠县,仍直属省辖。
1961年8月2日,国务院批准陕西省调整专县行政区划,恢复原并大县的各县建制,并复设咸阳专区。9月1日,宣布重新恢复长武县建制,隶属咸阳专区。10月,咸阳专区改为行政公署。
1969年,成立咸阳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1年恢复咸阳地区行政公署,仍辖长武县。
1983年9月,咸阳行署改为地级市,长武属咸阳市人民政府辖县。
1996年,长武县面积583平方千米,人口16.3万人。辖1个镇、13个乡:昭仁镇、罗峪乡、冉店乡、亭口乡、路家乡、巨家乡、枣元乡、丁家乡、洪家乡、马寨乡、地掌乡、彭公乡、相公乡、芋园乡。县政府驻昭仁镇。
1997年,相公乡改为相公镇,巨家乡改为巨家镇,丁家乡改为丁家镇,洪家乡改为洪家镇。调整后,长武县辖5个镇、9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长武县常住总人口167274人,其中:昭仁镇24972人,相公镇13696人,巨家镇15312人,丁家镇10693人,洪家镇14078人,冉店乡8694人,芋园乡9839人,彭公乡16676人,地掌乡10885人,马寨乡8136人,枣园乡8943人,路家乡9483人,亭口乡10001人,罗裕乡5866人。
2001年,撤销罗峪乡并入昭仁镇,撤销路家乡并入亭口乡,撤销马寨乡并入地掌乡。调整后,长武县辖5个镇、6个乡:昭仁镇、相公镇、巨家镇、丁家镇、洪家镇、冉店乡、芋园乡、彭公乡、地掌乡、亭口乡、枣元乡。
2006年,长武县总面积568平方千米,总人口16.95万人。辖昭仁、洪家、相公、丁家、巨家5个镇和亭口、枣园、彭公、芋元、冉店、地掌6个乡,216个行政村、1个社区。
2007年3月至5月,长武县将全县216个行政村,减少到171个。2009年,《省民政厅关于撤销咸阳市长武县亭口乡设立长武县亭口镇的批复》(陕民发200928号)同意亭口乡撤乡建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长武县常住总人口167570人,其中:昭仁镇35525人,相公镇12399人,巨家镇14647人,丁家镇10228人,洪家镇12603人,亭口镇20785人,冉店乡10325人,芋园乡9496人,彭公乡15224人,地掌乡18426人,枣元乡7912人。
2011年,撤销冉店乡,并入亭口镇;撤销芋园乡,并入相公镇;撤销彭公乡,设立彭公镇;撤销地掌乡,设立地掌镇;撤销枣元乡,设立枣元镇。调整后,长武县辖9个镇:昭仁镇、相公镇、巨家镇、丁家镇、洪家镇、亭口镇、彭公镇、地掌镇、枣元镇。
2012年末,长武县面积570.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85535人,常住人口16.90万人。2013年末,长武县辖9个镇,共有4个社区、160个行政村,县政府驻昭仁镇。
2015年,撤销昭仁镇,设立昭仁街道;撤销地掌镇,将地掌、浅水、代岭3个村,划归昭仁街道,将槐庄、齐宇河、朱家沟、米家墩、南峪5个村,划归彭公镇,将汤渠、司家河、武家沟、半坡、庵里、东升、西坡、马寨8个村,划归洪家镇。调整后,长武县辖1个街道、7个镇:昭仁街道、相公镇、巨家镇、丁家镇、洪家镇、亭口镇、彭公镇、枣元镇。
长武处于西北内陆腹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又属东南暖湿地区与西北干旱地区过渡带。受黄土高原地形和海拔高度影响,明显形成垂直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9.1℃,年积温2994℃,无霜期171天,年均降水量584毫米,县分布不均,春季少雨,夏季多伏旱、冰雹、风灾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春温回升慢,夏热多伏旱,秋凉雨连绵,冬长冷于寒。气候资源背景及分布状况为:光能资源比较丰富,热量利用条件较差,降雨适中,分布不均。从60年代以来,气候明显变暖,冬雪过程减少,春旱次数增多。受季风影响,一年之内,春、夏、秋、冬四季,干湿冷暖分明。

精选留言

咸阳长武县简介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