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县

藤县位于广西东部,东接苍梧县、龙圩区,南连岑溪市、容县,西邻平南县,北靠蒙山县、昭平县。介于北纬23°02′35"~24°03′09",东经110°21′00"~111°11′27"之间,是长形低山丘陵区。最东点赤水乡六坊村石桥岭,最西点是宁康乡料南村竹篙冲儿顶,东西最大横距86千米;最南点象棋镇河柳村山子㞘,最北点大黎镇上荣村竹沙顶。南北最大纵距112千米。沿公路东经埌南、新地,往梧州市78千米;西经平南、桂平、贵港市、宾阳,往南宁市350千米。

气候
藤县地处亚热带地区。宁康、大黎、东荣、平福、古龙属五个乡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余各乡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长冬短,四季分明。春季多阴雨天气;夏季多热雷雨,有时产生大风暴雨和冰雹;秋季常有秋旱和寒露风;冬季多数年份有霜冻。根据气候划分,以候平均温度小于或等于10℃为冬季;大于10℃而小于22℃为春秋季;大于22℃为夏季。春季从2月9日至4月25日共76天;夏季由4月26日至10月13日共171天;秋季从10月14日至12月29日共77日。冬季由12月30日至次年2月8日共41天。由于地形构造复杂。有部分带状和盆地式小范围气候。如蒙江沿岸太平、东荣一带河峪,比藤北其它地区气温高些和湿些。藤南同心镇所在地形成小盆地高温小气候。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藤县共辖15个镇、2个乡:藤州镇、塘步镇、琅南镇、同心镇、金鸡镇、新庆镇、象棋镇、岭景镇、天平镇、蒙江镇、和平镇、太平镇、古龙镇、东荣镇、大黎镇、平福乡、宁康乡。县政府驻藤州镇。
藤州镇(6个社区、27个村):大东社区、东风社区、朝阳社区、城西社区、城南社区、城东社区、胜西、白泥、东胜、潭东、礼秀、福善、四旺、纯平、三坡、新华、中和、古达、大垌、平政、积和、丽新、民生、白沙、河口、贤德、永隆、汶塘、永清、车塘、安宁、保良、谷山。
塘步镇(1个社区、16个村):南安街社区、南安、古祀、古佩、大罗、汗池、沙田、金板、禤洲、龙安、塘村、石塘、大元、六坊、上赤、孔良、赤水、富藤社区。
埌南镇(1个社区、15个村):地坡社区、垠南、新光、马地、双底、泗门、界垌、大湴、莫垠、杨村、界田、冼村、新勤、黎寨。
同心镇(1个社区、9个村):同心社区、真胜、同心、森塘、大梳、陈底、沙村、平顶、力冲、凤阁。
金鸡镇(1个社区、20个村):富民社区、金鸡、民乐、秀安、龙头、大坟、平山、陶塘、旺国、思善、同荣、古华、兴隆、交口、新中、镇安、胜安、同安、光华、新民、沙冲。
新庆镇(1社区、11个村):大路圩社区、新庆、均平、夏荣、中心、建新、庆旺、富荣、高田、思亥、龙山、同敏。
象棋镇(1社区、15个村):象棋社区、象棋、双荣、甘村、罗文、中信、共胜、龙凤、柏塘、同乐、留村、道家、河柳、富祝、新芹、洛塘。
岭景镇(1个社区、14个村):岭景社区、岭景、皇村、石村、和好、罗江、麦地、坡塘、都蒙、南荣、大益、新村、古罗、中村、罗算。
天平镇(1个社区、20个村):天平街社区、天平、龙胜、罗万、罗平、冷水、罗垌、新陈、新马、罗盖、民益、保燕、三益、塘冲、满村、石炉、回龙、思中、新兴、新大、富双。
濛江镇(2个社区、21村):河西社区、河东社区、、旺家、党洲、新安、新城、健良、江权、泗洲、安和、覃安、兴义、大德、义良、莲垌、洲祖、勒竹、彩塘、双德、共和、那塘、古兰、古厚。
和平镇(1社区、17个村):和平街社区、和平、石桥、座洞、龙塘、屯江、榄莫、双垌、平竹、陈塘、官罗、都坡、志成、木依、新良、新平、思源、新塘。
太平镇(5个社区、20个村):上元社区、正东社区、德胜社区 、泰州南社区 泰州北社区、下黎、健安、新雅、安福、浮田、七政、柴咀、良垌、大坡、木崖、古秀、陈垌、善庆、仁安、石夏、永平、罗社、金田、永良、东皇。
古龙镇(1个社区、10个村):旺龙社区、古龙、田心、中龙、合隆、金凤、德安、大村、木河、长沙、陈平。
东荣镇(1个社区、13个村):东荣社区、东荣、思排、杨垌、华安、夏垌、甘塘、护安、上峡、三江、大带、坡头、昨雅、均常。
大黎镇(1个社区、21村):大黎社区、大黎、朝林、平安、国安、东安、兴安、古盘、祥江、永和、来历、和安、上荣、花洲、理答、白祝、太兴、黎田。
平福乡(1个社区、14个村):平福社区、平福、社平、留利、定安、巷逢、思园、仁厚、民安、寻村、莫泗、下双、沙街、桃花、中太。
宁康乡:宁康,大塘、孟塘、永太、新旺、料南、都邦、富斗、平桂。
【历史沿革】
藤县,秦以前属百越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属南海郡,郡治番禺(今广州)。汉初属南越国地。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属苍梧郡猛陵县地,县治今苍梧县境。王莽新朝,苍梧郡曾改名新广,猛陵县改名猛陆。
三国属吴,为苍梧郡猛陵县地。
公元361年(晋穆帝升平五年)属永平郡安沂县。
南朝宋属永平郡安沂、丰城、夫宁县。南朝齐仍属永平郡夫宁、安沂。南朝梁于永平郡置石州,属石州。南朝陈属永平、建陵郡。
隋平陈废永平郡。
公元590年(开皇十年)置石州,592年改名藤州。607年(大业三年),复以藤州为永平郡,属永平、安基、隋安、淳人,治永平县(即南朝齐夫宁县,开皇中改名)。公元618年永平郡属梁。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改永平郡为藤州,领永平、安基、武林、隋建、阳安、普宁、宁人、淳人、猛陵、大宾、贺川、戎城等县,624年,淳人更名感义;贞观时改名镡津,为藤州治所。
627年(贞观元年)属容州总管府。742年(天宝元年)改名感义郡。758年(乾元元年)复为藤州,辖镡津(原永平县)、感义、义昌、宁风县。
五代十国,仍为藤州。初属楚,后属南汉。宋仍为藤州。972年(开宝五年)省宁风、感义、义昌入镡津。973年州治西移一公里至绣江西岸(今藤城镇驻地),1071年(熙宁四年)隶广南西路。
元属藤州镡津县,隶湖广行省;1341~1368年末隶湖广行中书省。
明属梧州府,1369年(洪武二年)9月,省镡津县入藤州。1377年5月降州为县,始名藤县。清藤县属梧州府。
民国初废府设道,1913年2月,藤县属梧州道,7月设郁江道,属郁江道。
1914年6月郁江道易名苍梧道,藤县属之。
1935年3月,属梧州行政监督区。
1941年4月改为梧州行政督察区,区治梧州市,藤县属之,至解放。
解放后,藤县属广西省梧州专区。
1950年2月,全县划分为6个区,辖29个乡、2个镇。
1951年2月划分为12个区。
1951年5月划糯垌归岑溪,7月梧、郁专区合并改名为容县专区。
1953年3月,划三堡区归岑溪县,全县设166个乡、3个镇,区为县派出机关,共10个区;乡镇为一级政权组织。
1955年5月第一至第十区依次改名为城厢、赤水、埌南、大坡、大黎、象棋、金鸡、天平、濛江、太平区。
1958年1月1日撤区并乡,全县划分为44个乡,保留大黎区(辖8个乡)、太平区(辖11个乡);5月撤销区,全县调整为31个乡;7月,原梧州专区恢复,藤县属辖区内;8月撤乡镇,成立12个人民公社。
1959年4月后,分出18个人民公社,下设大队,大队下设生产大队。
1961年5月,全县划为6个区,区辖42个公社(时称中等公社),公社下辖684个大队。
1962年10月,全县划为14个区、1个镇,区以下设乡,乡社合一,每乡一社(小公社),共200个小公社。
1968年11月改区为公社,乡改称大队。
1969年8月,从城关分出白沙,金鸡分出新庆,大黎分出宁康,埌南分出同心,藤城镇改称藤城人民公社,共19个公社。
1971年11月,梧州专区改称梧州地区。
1980年8月,太平公社又分出太平镇公社。
1984年8月,南安公社分出赤水,同月各人民公社改称乡、镇,11月白沙改称津北乡,时全县共21个乡镇。
1987年1月,太平乡和太平镇合并称太平镇。
1990年全县辖9乡、11镇、265个村公所、1186个村委会、4201个自然村。
1997年,城关乡改称潭东镇,新庆、同心、津北、东荣乡改称镇,1997年4月,隶属梧州市。
2001年,全县辖藤城、潭东、南安、埌南、津北、金鸡、象棋、同心、岭景、新庆、天平、濛江、和平、太平、古龙、东荣、大黎17个镇,赤水、宁康、平福3个乡;村民委员会266个,居民委员会13个。
2002年4月,南安镇与赤水乡合并,设立塘步镇,全县辖17个镇,2个乡。
2003年7月,撤销宁康乡,设立大黎镇;藤城镇、潭东镇、津北镇三镇合并,设立藤州镇。
2013年,新设宁康乡,至此,全县辖15个镇,2个乡。

人口民族

秦和西汉初期,藤县地为古越人,主要是西瓯人。《汉书·地理志》:“粤(越)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今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曰南皆粤分也。”《汉书·地理志》第八卷下,师古注引臣赞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宋代罗泌《路史》;秦始皇统一南方时,原来南方百越的支系只剩下东越(今浙江)、闽越(今福建)、南越、西瓯和骆越,而活动于岭南地区的主要是西瓯和骆越。(张一民《西瓯考·骆越》)。

自南越王赵佗上汉文帝书自称“蛮夷人长老夫”之后,岭南古代的越人,被称为“蛮”或“蛮夷”,到东汉末年,称“乌浒人”。《后汉书·南蛮传》:“《礼记》称:“南方曰蛮,雕题交趾”。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趾,其西有噉人国,生首子轧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味旨,则以遗其君,君喜而赏其父,取妻美,则让其兄。今乌浒人是也”。《淮南子》:“苍梧娶妻美,则让其兄。”

魏晋至隋唐时代,主要是俚人和僚人。《隋书·南蛮传》:“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赵宋以后,主要为瑶人和壮人。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说:“庆远南丹溪洞之民呼为僮”(按:今版《桂海虞衡》无此语),宋人朱辅《溪蛮丛笑》说南方溪洞的少数民族“有五:曰苗、曰瑶、曰僚、曰僮、曰仡老”。《壮族简史》引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广东有瑶僮两种,瑶乃荆蛮,僮则旧越人也”。

元、明两代,居住的主要是汉、僮、瑶族。明,韩雍《议处广西梧州府地方事宜疏》:“看得梧州府藤县地名五屯,约有僮人二三千,系断藤峡左臂”。

解放后,县境内居住的主要是汉族。1964年全县6个民族,汉族453696人,占总人口99.93%;壮族263人,占总人口0.06%;其他为瑶族17人,仫佬族7人,回族5人,侗族1人,共30人;另有民族不详6人。

1982年人口普查,全县人口672312人,其中汉族671926人,占全县人口总数99.94%,壮族318人,侗族46人,回族5人,仫佬族9人,苗族3人,满族3人,彝族1人,外国籍(越南)加入中国籍的1人。少数民族合计386人,不到全县人口总数千分之一。

1990年全县17个民族,其中汉族770301人,占总人口99.73%,少数民族2056人,占总人口0.27%。计壮族980人,占总人口0.12%;瑶族860人;占总人口0.11%;仫佬族57人,侗族49人,苗族41人,毛南族14人,满族26人,回族10人,黎族5人,布依族、土家族、京族各3人,彝族2人,蒙古族、白族、水族各1人。少数民族绝大部分为外县籍来藤工作的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全县无少数民族独立聚居的乡、村、自然村,是一个汉族聚居的县份。

2010年藤县总人口为103.69万人(人口普查数据),其中非农人口为10.89万人。藤县人口民族构成中,少数民族人口约为4000人,约占总人口的0.4%。

2016年藤县现有17个乡镇,266个行政村,总人口为109.56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7804万人,非农人口42.7894万人,汉族108.5333万人,2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036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0.946%。其中壮族4962人、瑶族4240人、侗族218人、苗族270人、仫佬族107人、毛南族26人、回族18人、京族1人、彝族37人、水族81人、仡佬族9人、满族32人、蒙古族14人、高山族5人、土家族128人、白族17人、黎族69人、布依族112人、布朗族1人、拉祜族1人、傣族5人、土族1人、畲族4人、锡伯族3人、穿青人5人。

精选留言

梧州藤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